活到老、就要学到老,是对会计人生最好的诠释!
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学以致用提升工作能力,
相信这是我们会计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本期嘉宾在40岁时收获注会、税务师证书,
凭借顽强的毅力,用三年时间通过注会、税务师考试!
她两年通过注会专业阶段考试,她是如何进行科目搭配?
通过注会考试,她收获了什么?考证对工作有什么影响?
直播实录如下:
网校的朋友们,晚上好。我是本期的嘉宾,今天就由我和大家一起聊聊备考那些事。
网校之所以选择我做嘉宾,是因为我有两个显著特点:
1、三年三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中级会计职称),
2、大龄考生,38岁开始备考。
我从2014年开始在正保会计网校学习。
我的学习轨迹是:
2014年,注会(会计、税法、经济法)+中级会计职称全科。
2015年,注会(审计、财管、战略)
2016年,注会综合+税务师全科
这样听上去,好像挺厉害的。网校预告帖发出后,跟帖的朋友也一片赞美,其实没什么厉害,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有的朋友可能不信,觉得我故作谦虚。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曾参加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结果全军覆没,大家是不是就信了呢?这个内容在后面会详细说。
今天的直播分四部分
1 经验分享,科目搭配组合。
2参加注会、税务师考试的动力和心得
3考试获得了什么?对工作的影响
4最后20分钟,交流时间。大家可以提问题,我尽自己的能力解答。
一经验分享,科目组合搭配
一、先介绍一下我的学习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听课、做题、看讲义。整个学习过程中我都没有看书,对于上班族来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书本内容非常庞杂且没有头绪,讲义是老师总结的精华,把重要考点都囊括其中,只要把讲义学好了,通过考试没有问题。看书有助于获得高分,讲义有助于用较短的时间通过考试,各有所长吧。
从头一年的12月份,把讲义打印出来,开始听课,选择基础班或者是加强班,其中之一就好了, 1.2或者1.3倍语速,加快语速,一方面节约时间,另一方面也不容易走神,如果速度太慢了,大脑的运转速度高于语速,空闲下来的大脑很容易想些无关的问题。我说的听课,可不是说听听就可以了,一定要复习、消耗,把老师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完一章,基本要掌握70%。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循环学习法,学习新章节的同时,不断回头复习旧课程,也就是说 “温故而知新”,很老套的办法,但很有效。到第二年新课出来前,就可以完整学一遍,因为是第一遍,耗时很长,而且也会遇到很多难点,没关系,遇到重点且是难点,多听几遍,学会计时,“金融资产”是遇到的第一座大山,长投是第二座大山,这两个知识点,我反复学了5遍,在学到第5遍的时候,当时是晚上10点多了,我现在依然清楚地记得,忽然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是难点但不是重点,可以先存疑,毕竟只是第一遍学习。
到第二年四月,新课出来后,开始第二遍学习,还是听基础班或者加强班的视频,根据老师的语速和自己的反应能力,选择1.5或1.3倍语速,因为是第二遍了,语速可以更快一些,边听课边做题,第二遍一定要多做题,做题一定要亲自动手,不能只看不做,有时看着题目简单,但一动手就容易出错。选择应试指南或经典题解,其中一本就可以了,反复练习。
基础班学完后,不要着急,先暂停一下,先从头到尾复习一遍讲义,这样对全部内容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然后开始习题班,习题班要先做题,后听课,这个顺序非常重要。到考前一个月,开始做模拟试题,反复看讲义,到最后基本可以达到3天就能过一遍讲义。
串讲班和冲刺班我没有听,我觉得如果基础班没有学好,听串讲班冲刺班也云里雾里,还不如把时间用在学习基础知识上。
注会公认最难的三门是会计、财管和审计。根据各人的学历背景和工作经历,又有所不同。我认为最难的是财管,审计比较简单,我花费在财管上的时间是审计的2倍还要多。
2014年我报考了四门科,到7月份的时候,看看时间实在来不及了,忍痛放弃了财管,当时已经学两遍了,做题还是没有头绪。当年注会是9月考试,会计中级是10月考试,就是这样的水平,中级的财管还考了80多分。注会财管和中级财管确实不在一个级别上。这样第二年接着再学,相当于用了两年的时间学习。注会6门专业课,其他五门专业科各做了一本习题(经典题解),唯独财管做了两本习题,应试指南和经典题解都做了。对于自己不擅长的科目,没有什么技巧,只能多学。
我特别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多做题,反复做题,如果我们第一遍把一个题做错了,过上一段时间,再做。十有八九还会错,过上几天,再做,十有五六还会错。大家不要觉得这是年龄大,脑子不好用的缘故,我观察过,即使小学生中学生也存在这个问题。所以对于错题一定要反复练习。对于注会考试来说,题量很大,如果做题不够,到考场上容易慌,时间也不够。另外,不做题,学习也不扎实。试题中有很多小陷阱,不做题,容易调到陷阱里。
二、学习时间
从前一年的12月到第二年考试,每天平均学习五个小时,早晨5:30起床,学一个小时,中午一个小时,晚上三个小时。上班的时候,还是要以工作为主,是不听课的,但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在电脑上看讲义,然后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包括等车候机,出去遛狗时戴耳机听课。假期外出,晚上最好也看看讲义,不是为了学习新知识,而是为了保温,一旦彻底放下,重新捡起来需要四五天的时间,耽搁不得。
注会学习是持久战,一定要劳逸结合。我刚开始每晚不知不觉就学到11点,一段时间后身体就抗议了,我本人没有熬夜的习惯,后来我就调整作息时间,晚上10点休息,早起一个小时,这样调整后,学习时间是一样的,但效果好多了,精力也充沛。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时间。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锻炼方式,每天锻炼半个小时,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 学习班次的选择
在注会、税务师、中级会计的学习中,只有注会综合我选了精品班,其余都是特色班,就是最便宜那种。我觉得注会综合选精品班非常必要,因为特色班没有习题。而其余的课程,选特色班就可以了。
有朋友曾问我,同时备考注会和中级,注会报了课程,中级还有必要报吗?我觉得有必要。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注会学好了,通过中级没有问题,但我们追求的是效率。不但要通过,而且要用最快的速度通过,中级和注会的考核侧重点是不同的,如果学了注会,中级的课可以不听,但应该做做习题班和模拟题,这样胸有成竹,效率更高。中级三门也就一千多元,花一点小钱就能帮助我们以更快的速度通过考试,我觉得非常合算。
同样,税务师也是这个道理。中级职称考试我一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学习,税务师一共用了四个月。这主要是因为有注会的底子,另一方面,如果不报课程,我觉得不会有这样的效率。
四、注会与中级的搭配
如果说注会的难度系数是10,税务师就是7,中级是4。注会与中级搭配,中级是捎带的事,手到擒来。
第一年, 注会的会计、财管、经济法。 中级的会计、财管、经济法。就是按照中级的课程,注会选一样的。需要注意,中级经济法中有增值税和所得税内容,而且是重点,注会经济法中是没有的,需要单独学习。
第二年, 注会审计、税法、战略。
这样第一年课程相对重一些,如果有未通过的,第二年可以接着学。学过了注会,只要对照少部分有差异的听课,然后做习题班和模拟试题就可以了,重复的部分不要再听课,听课太浪费时间。
第三年, 注会综合。
五 注会与税务师搭配
税务师比中级难很多。注会对中级是全覆盖,但税务师有些内容,注会是没有的。所以税务师应该听基础班,用1.5倍或者1.3倍语速,然后学习题班,模拟试题班。
税务师5门课里,按照由难到易,我认为依次是税务实务、财务会计、涉税法律、税二、税一。特别税务实务,综合性非常强,不要忽视。
相关科目比较:
注会(会计、财管)与税务师(财务会计) 注会里,财务会计是两门科,在税务师里合并为一门课。虽然也有同学说,税务师的试题很难,比注会还难,但客观地说,还是注会的考试更难。注会的内容比税务师深,税务师面广,但注会基本全覆盖,学好了注会的内容,通过税务师没问题。
注会(经济法)与税务师(涉税法律) 二者侧重点不同,注会民商法比税务师的详细,票据法等税务师没有,税务师行政法、刑事法部分,注会是没有的。
注会(税法)与税务师(税一、税二、税务实务), 三税内容比税法细,难度也大。
第一年, 注会会计、税法,经济法。 税务师涉税法律
第二年, 注会审计、财管、战略 。 税务师财务会计
第三年, 注会综合 税务师税一、税二、税务实务
这样搭配学习,一定要明确主次,比如我就是以注会为主,有余力再学习其他课程,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出现几门都50多分的局面,打击信心。
二参加注会、税务师考试的动力及心得
一、报考初衷及收获
2014年,我当时所在单位那种氛围,我不太认同,可又改变不了。现在我已经离开那里了。有句话不是说吗?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我就想孩子也大了,不需要我时刻陪伴了,就想学点专业知识,之前我做过会计,干过销售,从事过不同的行业,一路走来,觉得还是财务最适合我,就报了个会计中级,当时单位的人事部门还说:“你已经聘经济师了,学那个干什么?又不涨工资。”我当时纯粹是为了多学点知识,学了一个月,觉得并不难,我又想,都说注会的“含金量”是最高的,既然学,为什么不学个含金量高的?于是又开始学注会,这一学,就上瘾了,又学了税务师。
二、 考试难吗?
注会的考试,题量大,考核细,有深度,而且没有超范围一说,只要是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无论书中是否涉及,都可以考核。从这个方面来说,确实很难。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不是那么难。参加工作的同学都知道,有时一个项目,我们准备了很长时间,前期做了调查,策划,提出了方案,也未必会成功,但学习不会,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从这点来说,也不难。
三 备考感受
以前在论坛里,经常看到同学们说备考的血泪史,说实话,我没有煎熬或者痛苦的感觉,遇到难点时,会着急,会焦虑,但整个过程我心里是充实的,之前,我睡眠有时不好,但备考后呢,睡眠反而挺好。我觉得投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在3年的备考过程中,第一年压力最大,因为刚接触,心里没底,第三年最轻松,学习越多,越能融会贯通。相比而言,我觉得综合阶段比专业阶段要简单些。综合阶段我一共用了4个月学习,这也是因为我专业阶段通过比较快,很多内容还有印象的缘故。
如果打算考注会,专业阶段最好尽快结束,我非常佩服那些一次过6门的同学,但知道自己没有那个能力,我是按照2年过专业,三年过全科的方向去努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计划。
当然,如果说专业用了5年的时间考过,大家也不要灰心,专业阶段考察那么细都过了,综合阶段还怕什么?只不过多花点时间学习而已,用8个月、10个月完全没问题。
如果决心考注会,势必会占有我们绝大部分的业余时间,做家务的时间就少了,陪孩子出去旅游的时间就少了,所以一定要取得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这几年,我老公包揽了大部分家务,我们家以前每年都要安排一次长途旅行。但这三年间,我只出去过一次,其余两次都缺席了。2014年第一次参加注会考试,老公和女儿陪我去的,女儿说:“老妈,人家都是家长给孩子陪考,咱们家是孩子给家长陪考,你是不是很幸福呀?”确实,很感谢。
四、考友互相鼓励
备考注会,如果在实务所可能很多人考,不会觉得孤单。而在其他大部分公司,是件很孤独的事情。我认识的同事中,只有我在考。有时候,备考过程那种着急,想找个人说说都找不到。还好有网校。我在网校里加了学习好友,遇到难点,或心情低落时,我们互相打气。其中有一位考友,和我年龄相仿,去年,怀了二胎宝贝,高龄孕妇,身怀六甲去参加注会考试,顺利通过考核,结束了专业阶段的考试,当看到她给我发来的短信时,我发自内心为她高兴。我们以前根本不认识,现在却觉得很亲切。
另外,我在学习累了,休息的时候,经常看网校达人的备考经历,有时我们觉得自己很努力,但看看那些达人就知道,有人比我们更努力,关键还很优秀。以此激励自己。注会这件事,就是需要不断鼓励自己。
五、恒心最重要
我考过注会后,以前有人问我,你是不是特别聪明,记忆力非常好,有很多时间?在同事眼里,我算个聪明人,在公司的技能大赛中经常获奖。但是凭那点聪明,是不足以通过注会考试的。别说注会了,当年不是连中级都没过?
客观说,我智力中等,也是一边工作一边备考。要想通过注会,基础不重要,年龄也不重要,恒心最重要。打算考注会,绝不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那样是浪费时间。一定要持之以恒,必须要做详细的计划,我每周做一次计划,细化到天,然后严格执行,如果完成了,就打上对号,非常有成就感,这样也有助于我们有条不紊的地进行。如果哪一天有事没完成计划,之后必须补上。
逛街、聚会、闲聊基本都杜绝了。时间长了,朋友们都知道,没有重要事情,不要打扰她,因为她很忙,没时间。我之前喜欢读书写文章,后来文友推荐文学书籍给我,我说最近几个月没时间,等我考完再看。文友又问怎么不见我写文章了?我说现在没时间,等考完再写。文友不理解,时间就那么紧张吗?我说是的,因为我不是天才,所以必须全力以赴。可以这么说,我备考注会的过程,比我当年上学时还要努力。
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个真事。我认识一位叔叔,早些年在村里开拖拉机,后来到城市开汽车。再后来要求持证上岗,实践没有问题,一到理论就卡住了,因为他不识字。反复几次,眼看就到最后期限了,再拿不到证,就不得开车了。我这位叔叔急了,他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妻子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天亮以后还要出去开车,就这样,终于通过了考试,拿到了上岗证。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上学时有这个劲头,什么大学考不上?我经常想起这个故事,也以此和所有考生共勉。学习就是坚持而已。
三、通过考试,收获了什么?考证对工作的影响。
一、收获
通过考试,当然收获了很多,收获了专业知识,收获了证书,也收获了可以重新选择的能力。有人问,“注会那么难考,考出来会涨工资吗?”我觉得证书不等于银行卡,不是说只要有了证书,可以直接从里面取现金。证书更像一把斧子,一座桥梁,遇山开路,过河搭桥,可以帮我们走得更远。在国企,考过了这些证书,对薪酬不会立竿见影产生效果。但是心里有了自信与底气。我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受宏观调控和行业影响,目前公司正在实行大规模的改革,机构合并,减少管理层级,压缩人员,我越在这种时候,心里反而就越稳。因为我具备选择的能力。
二、考证对工作的影响
我现在不是从事具体的财务会计,只是相关。今后还是想专门从事财务方面的工作。学了注会的内容,看某些工作,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举一个小例子,我们集团公司,有一项审核工作,是审核一个子公司的费用。有人怀疑其中有问题,要求调查。我就负责这次调查,我接手以后发现,以前的审核,一直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原始记录的方法,一个月上万条记录,工作量非常大。这个问题,用审计的思维去看,很简单,就是内部证据可信度比较低的原因,学过审计的都知道,外部证据的可信度要高于内部证据。我接手这次调查以后,把业务链条从头梳理一遍,发现在子公司这个环节确实没有外部证据,但在下游某些环节能够获得外部证据,这样,重新修订了审核流程,一来简化了工作量,二来可信度也非常高。相关各方都非常认可。
三、 大龄考生还有必要考吗
我本人是大龄考生,所以我想就大龄考生的问题多说几句。很多大龄考生经常纠结这样问题,确实,如果20岁通过注会考试,机会更多一些。可是反过来想,年龄大,发展机会就少了,如果不学习不是更没有机会吗?我喜欢爬山,就以爬山比喻,如果我们在山底想爬上去会看到什么呢?可能永远也想不出来,只有一步步爬上去,在攀登过程中,能看到什么自然就明白了。按照现在女性55岁退休,40岁的年龄,到退休还有15年的时间,难道这15年就不再进步,只是坐等着退休吗?这样想想也是挺可怕的。
我一位同学,也是闺蜜,当然也是大龄考生,去年开始学习税务师。考前几个月,去异地查账,再加上系统内部考试,全员竞岗,税务师考试,所有问题都集中到11月份,白天完全没有时间学习,只能靠晚上回到宾馆那点时间,时间非常紧张,中间一度也想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现在回头看,异地工作结束了,二门课程通过了,内部竞岗也很好。所以不要小看自己的潜力,也不要觉得年龄大,记忆就差,人又不是电脑,遗忘是正常现象,坚持才是关键。
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曾参加过一次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当时是裸考,一点也没有准备,全仗着学校时的底子,和平时的工作经验,当然是全军覆没。那时,考注会我想都不敢想,觉得那么难,我能考过吗?更别说三年三师了,更是高不可攀。后来我转行,职称就改为考经济师系列,会计就放下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想法也发生了改变,对于注会,以前觉得高不可攀,现在想:“都是人,别人能考过,我怎么就考不过?”第一年报考的时候,朋友也劝我:“一年三四门是不是太累了,5年的有效期,可以慢慢考。”我说不行,我不是年轻人,不能再浪费时间了。即使现在起步晚了,但毕竟开始了,总比在原地踏步好。很多事情,不去努力一下,也不知道自己的潜力。终生学习,不是一句口号,确实能实实在在受益。
【直播内容】
直播主题:
直播嘉宾:正保会计网校优秀学员盈盈一笑sun,已经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税务师考试、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直播时间:2017年1月19日19:00—20:00
内容概要:
1、 三年通过注会、税务师考试的经验分享,科目组合搭配经验。
2、 大龄考生坚持参加注会、税务师考试的动力以及心得体会。
3、 通过考试学习,收获了什么?考证对工作的影响。
参与方式:(扫描以下二维码报名直播!)
首先、扫描以下二维码。
然后、点击【关注直播间】
最后、识别以下二维码并关注【正保课堂】公众号,有最新直播会通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