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存收益的用途
留存收益包括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其用途如下:
1. 盈余公积用途:一是用于弥补亏损,二是用于转增资本,三是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
2. 未分配利润用途:一是留以后年度分配,二是未指定用途
二、利润分配的程序
利润分配的程序依次是:(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3)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三、盈余公积的核算
事项 | 会计处理 |
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
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借:盈余公积 贷:股本(实收资本) |
提取盈余公积 |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
四、利润分配的核算
事项 | 会计处理 |
从净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 |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
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贷:应付股利 |
转增资本 |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贷:股本 |
年度结转 |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为净亏损,做相反分录) |
五、弥补亏损的核算
企业弥补亏损的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二是用以后年度税后利润弥补;三是以盈余公积弥补。
1. 用利润弥补亏损
不需专门进行账务处理,以后年度实现利润弥补亏损时,将“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贷方,其贷方发生额与“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借方余额自然弥补
税前弥补和税后弥补只是在计算所得税时处理方法不同。以税前利润弥补亏损时,弥补的数额不需要计算所得税,“本年利润”科目不扣除该部分所得税即可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以税后利润弥补亏损时,弥补数额应先计算所得税,并在“本年利润”科目扣除后转入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2. 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