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分析 (★★,掌握,客观题和主观题。教材案例)
  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试图对能够加强国家在产业中的竞争优势的国家特征进行分析。
  钻石模型可以帮助管理者或学者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一个国家为什么会成为某一行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发祥地?例如:德国以汽车制造业闻名、日本以消费电器而著称。
  2.为什么坐落在某一特定国家的企业能够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以对抗该领域的世界级的竞争对手?
  3.为什么一个国家经常会成为某一行业世界级领头人的诞生地?

  熟练掌握钻石模型四个因素的名称(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其次,结合教材或听课,对四个因素的内涵仔细理解。

钻石模型四种要素

解释说明

生产要素

第一种分类:
·初级生产要素: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
·
高级生产要素:现代通讯、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
第二种分类:
·一般生产要素。
·
专业生产要素:高级专业人才、专业研究机构、专用的软、硬件设施等。
【结论】
1.
一个国家如果想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而又持久的产业优势,就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这两类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也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如果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与一般生产要素的基础上,它通常是不稳定的。
2.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其实可以从不利的生产要素中形成。不利因素,反而会形成一种刺激产业创新的压力,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升级。

需求条件

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力
·
本地客户的本质非常重要,特别是内行而挑剔的客户。
·
预期性需求。如果本地的顾客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这也可以成为本地企业的一种优势。有时国家政策会影响预期性需求,如汽车的环保和安全法规、节能法规、税费政策等。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对形成国家竞争优势而言,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上游产业)与优势产业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产业集群”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

这是波特开出的企业治理三角习题,指如何创立、组织和管理公司,如何应对同业竞争对手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