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会《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内容:2016年试题特点分析
2016年注会财管考试已经落下帷幕,这几天我通过网络搜集了很多考试信息,并且对比往年的试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供大家参考:
(一)相对于2014年和2015年的试题,2016年的试题难度下降了很多,考核的都是教材中详细介绍的内容。例如,关于成本核算,今年的试题可以说没有任何难度,只要对教材内容稍有了解,即可以得满分。不像2014年和2015年的试题中,对于教材中仅仅是一句带过的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在产品的含义考了很复杂的计算分析题。再比如关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的计算,考核的都是非常基本的公式,丝毫没有难为考生。另外,综合题,今年也没有太难为考生,题目并不复杂,考生绝对不至于没有思路。
(二)有些题目的灵活性增强了。例如:
〔单选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关于股票的欧式看涨期权内在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本题如果不细看,很可能以为考核的是“期权价格”的影响因素,因为往年考的都是“期权价格”的影响因素。实际上本题考核的是“期权内在价值”的影响因素,与教材183页的表8-6“一个变量增加(其他变量不变)对期权价格的影响”没有任何关系,只需要根据内在价值的定义,结合欧式看涨期权进行分析即可。
(三)更注重对于概念的理解。例如: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应使用强度动因作为作业量计量单位的是( )。
本题考核的不再是三种作业成本动因的优缺点,而是考核对强度动因这个概念的理解,尤其是强度动因的适用情况,如果不是理解得很深刻,该题很难作对。
〔单选题〕如果甲公司以所持有的乙公司股票作为股利支付给股东,这种股利属于( )。
A.现金股利 B.负债股利 C.财产股利 D.股票股利
该题如果不仔细思考,很容易认为答案是股票股利。
(四)客观题中有一些隐形的陷阱。例如:
〔多选题〕下列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可以鼓励中间产品的内部转移
该题的A选项的说法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正确的,因为教材中在介绍内部转移价格时,首先提到的就是市场价格。实际上A的正确说法应该是“以市场价格减去对外的销售费用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可以鼓励中间产品的内部转移”。
(五)有些考点几乎在每年的试题中都涉及。例如: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需要修订产品基本标准成本的有( )。
A.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程度显著提升 B.生产工人技术操作水平明显改进
C.产品主要材料价格发生重要变化 D.产品物理结构设计出现重大改变
本题考核的是“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的修订问题,这个知识点在2014年和2012年的试题中都出现了。
(六)主观题中,关于财务报表分析,已经由考核管理用分析体系返回到考核传统分析体系。综合题的考核内容已经由企业价值评估转向项目投资决策。实际上,从2014年开始就已经发生了这个方向性的转变,近三年的综合题均不是企业价值评估,并且都涉及投资项目决策。另外,继2015年考了期权的主观题之后,2016年又考了期权的主观题。
(七)主观题的简答内容比较多,并且不太容易得分。例如:
说明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三个指标各自经济含义及各评价企业哪方面能力,并指出甲、乙公司在经营战略和财务政策上的差别。
关于两个公司在经营战略和财务政策上的差别,教材中确实有相关的介绍,但是平时的练习题中基本没有涉及过,所以,考生普遍感到没有思路。
(八)期权的题目考的比较灵活。题目中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自己判断选择哪种投资组合,并且说明如何构建。
(九)有些大家普遍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并没有考
例如:关于租赁决策、企业价值评估、信用政策决策、存货管理。这些都是以前年度经常考核的内容,但是今年的出题思路发生了变化。
(十)有些题目不是按照常规思维编写的,考生如果考虑得太多,反而会出错。
例如某个计算题的有关内容如下:
(3)服装每件售价1000元,变动制造成本率为40%,每年正常销售1600件,每年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率保持不变。
要求:
(3)其他条件不变,如果销售价格上浮15%,以目标税前利润120万元为基数,计算目标税前利润变动百分比及目标税前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
在第(3)问中要求计算“目标税前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计算,则会认为在单价发生变化时,单位变动成本不变,但是题目中明确说了“变动成本率保持不变”,所以,不能按照常规的思维计算,必须按照题目的条件计算。
第二部分内容:对于2017年考试情况的预测及复习建议
(一)试题难度预测
总体来看,从2014、2015、2016三年的情况看,试题难度逐年下降,并且下降的比较明显,不过2017年试题难度继续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因为2016年的试题难度已经不大了。但是2017年试题难度也不会上升,因为对于从事审计工作来说,对于财务管理,掌握基本内容就足够了。对于视《财务成本管理》为最大障碍的考生来说,这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二)复习建议
1.以教材内容为基本,把主要精力花在研究教材例题上。
对于往年试题中难度很大的题目(例如,成本核算中涉及平行结转分步法与约当产量法结合的题目、企业价值评估中涉及“多余现金”的题目),不必花费太多的精力。
2.在平时学习时,注重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计算分析题中要求分析的内容都是基于对教材内容的透彻理解来考核的,只有理解透彻了,才能灵活应对考试。
3. 对于公式,不要死记硬背。
如果不理解公式表达的含义和使用条件,即使您记住了公式也不会做题。所以,平时学习时,一定要加强对公式的理解,做题时如果做错了,一定要搞懂自己为什么错了,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记住公式,并且可以灵活运用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