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般制造类企业为例,影响生产与存货循环交易和余额的风险因素可能包括:
  1.交易的数量和复杂性
  制造类企业交易的数量庞大,业务复杂,这就增加了错误和舞弊的风险。
  2.成本核算的复杂性
  制造类企业的成本核算比较复杂。虽然原材料和直接人工等直接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比较简单,但间接费用的分配可能较为复杂,并且,同一行业中的不同企业也可能采用不同的认定和计量基础。
  3.产品的多元化
  这可能要求聘请专家来验证其质量、状况或价值。另外,计算库存存货数量的方法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计量煤堆、筒仓里的谷物或糖、黄金或贵重宝石、化工品和药剂产品的存储量的方法都可能不一样。这并不是要求注册会计师每次清点存货都需要专家配合,如果存货容易辨认、存货数量容易清点,就无须专家帮助。
  4.某些存货项目的可变现净值难以确定
  例如价格受全球经济供求关系影响的存货,由于其可变现净值难以确定,会影响存货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的确定,并将影响注册会计师对与存货计价和分摊认定有关的风险进行的评估。

 5.将存货存放在很多地点
  大型企业可能将存货存放在很多地点,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地点之间配送存货,这将增加商品途中毁损或遗失的风险,或者导致存货在两个地点被重复列示,也可能产生转移定价的错误或舞弊。
  6.寄存的存货
  (1)存放于企业的存货所有权实际已不归属于企业;
  (2)所有权归属企业的存货可能存放于其他企业。

  7.存货跌价风险
  (1)技术进步或竞争对手推出
新产品导致的存货跌价;
  (2)鲜活、易腐烂的产品因
变质导致的存货跌价;
  (3
销路不畅或行业低迷导致的存货跌价。
  由于存货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
紧密联系,存货的重大错报风险往往与财务报表其他项目的重大错报风险紧密相关。例如,收入确认的错报风险往往与存货的错报风险共存;采购交易的错报风险与存货的错报风险共存,存货成本核算的错报风险与营业成本的错报风险共存,等等。
  综上所述,一般制造型企业的存货的重大错报风险通常包括:
  (1)存货实物可能不存在(存在认定);
  (2)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存货可能未在账面反映(完整性认定);
  (3)存货的所有权可能不属于被审计单位(权利和义务认定);
  (4)存货的单位成本可能存在计算错误(准确性、计价和分摊认定);
  (5)存货的账面价值可能无法实现,即跌价损失准备的计提可能不充分(计价和分摊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