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机数表选样[随机选样]
原理:选样之前,先建立抽样单元与随机数表中随机数的对应关系,从表中随机选取随机数,将对应的抽样单元选出。
优点:由于随机数表中的随机数是均匀分布的,不仅能使每个抽样单元被选中的概率相同[机会均等],而且能使相同数量的抽样单元组成的每种组合被选取的概率相等[例如,选取5个数,则可能选取各种不同的组合,各种组合的可能性相等]。
缺点:但当样本规模较大时,从表中逐一选数费时费力,降低审计效率[这个缺点对抽样是致命的/合理保证省时间]。
步骤:
(1)对总体项目编号,确定与随机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2)确定选取随机数的起点;
(3)确定连续选取随机数的路线;
(4)按既定路线选取有效随机数。
2.系统选样
方法:系统选样是指按相同的间隔从总体中选取样本的统计选样方法,也称等距选样。
优点:使用方便,节省时间[对总体中的项目不需要编号,只要简单数出每一个间距即可],并可用于无限总体;
缺点:要求总体项目随机排列,否则样本不具代表性。为防止这一缺点,可采用两种办法:一是增加随机起点的个数;二是观察总体特征的分布,如确认呈随机分布,则采用系统选样法,否则不采用。
步骤:
(1)计算选样间距d=总体规模÷样本规模;
(2)在1到d中随机确定选样起点;
(3)根据间距顺序选取样本。
3.随意选样
随意选样是指注册会计师不带任何偏见地选取样本,也叫任意选样[任意不等于任性]。
随意选样的主要缺点在于注册会计师很难完全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即这种方法难以彻底排除注册会计师的个人偏好对选取样本的影响,因而很可能使样本失去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