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 [微学习笔记] 我爱的审计,我要攻占你的城池,加油!!    发表于:Tue Mar 01 23:28:29 CST 2016

208

主题帖

7348

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25490
经验:86041
鲜花:437
金币:339
离线
0
1楼  
发表于:2016-04-15 12:54:01 查看全部帖子

1.随机数表选样[随机选样]

原理:选样之前,先建立抽样单元与随机数表中随机数的对应关系,从表中随机选取随机数,将对应的抽样单元选出。

优点:由于随机数表中的随机数是均匀分布的,不仅能使每个抽样单元被选中的概率相同[机会均等],而且能使相同数量的抽样单元组成的每种组合被选取的概率相等[例如,选取5个数,则可能选取各种不同的组合,各种组合的可能性相等]

缺点:但当样本规模较大时,从表中逐一选数费时费力,降低审计效率[这个缺点对抽样是致命的/合理保证省时间]

步骤:

(1)对总体项目编号,确定与随机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2)确定选取随机数的起点

(3)确定连续选取随机数的路线

(4)按既定路线选取有效随机数。

2.系统选样

方法:系统选样是指按相同的间隔从总体中选取样本的统计选样方法,也称等距选样。

优点:使用方便,节省时间[对总体中的项目不需要编号,只要简单数出每一个间距即可],并可用于无限总体;

缺点:要求总体项目随机排列,否则样本不具代表性。为防止这一缺点,可采用两种办法:一是增加随机起点的个数;二是观察总体特征的分布,如确认呈随机分布,则采用系统选样法,否则不采用。

步骤:

(1)计算选样间距d=总体规模÷样本规模

(2)1d中随机确定选样起点;

(3)根据间距顺序选取样本。

3.随意选样

随意选样是指注册会计师不带任何偏见地选取样本,也叫任意选样[任意不等于任性]

随意选样的主要缺点在于注册会计师很难完全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即这种方法难以彻底排除注册会计师的个人偏好对选取样本的影响,因而很可能使样本失去代表性。

208

主题帖

7348

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25490
经验:86041
鲜花:437
金币:339
离线
0
2楼  
发表于:2016-03-30 14:03:43 查看全部帖子

强调事项段的含义

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是指审计报告中含有的一个段落,该段落提及已在财务报表中恰当列报或披露的事项,根据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该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至关重要(关于“左手的”)

需要增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举例

(1)异常诉讼或监管行动的未来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2)提前应用(在允许的情况下)对财务报表有广泛影响的新会计准则。

(3)存在已经或持续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特大灾难。

增加强调事项段时应当采取的措施

(1)将强调事项段紧接在审计意见段之后;

(2)使用“强调事项”或其他适当标题;

(3)明确提及被强调事项以及相关披露的位置,以便能够在财务报表中找到对该事项的详细描述;

(4)指出审计意见没有因该强调事项而改变。

208

主题帖

7348

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25490
经验:86041
鲜花:437
金币:339
离线
0
3楼  
发表于:2016-03-20 08:58:14 查看全部帖子

【举例】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与实质性方案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重要账户或交易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相关控制预期是否有效

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是否为特别风险

相关认定

存在/发生

完整性

权利和义务

准确性/计价和分摊

截止

分类

列报

总体审计方案

控制测试

控制测试索引号

实质性程序

分析程序

细节测试

营业

收入

实质性方

应收

账款

【解读】请从“左”至“右”阅读上表:

(1)假设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的营业收入发生认定、应收账款存在认定存在高水平的重大错报风险。

(2)了解内部控制,预期与营业收入发生认定(应收账款存在认定)的控制运行无效,计划不实施控制测试。

(3)在计划不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以实质性程序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采用的是“实质性方案”。

(4)无论注册会计师选择何种总体审计方案,注册会计师均应当对所有重大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设计和实施实质性程序,因此表中的实质性程序(包括分析程序和细节测试)均为“是”。

208

主题帖

7348

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25490
经验:86041
鲜花:437
金币:339
离线
0
4楼  
发表于:2016-03-20 08:58:12 查看全部帖子

总体审计方案的类型

   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总体审计方案包括实质性方案和综合性方案。其中:

   1.实质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实质性程序为主;

   2.综合性方案,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将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结合使用。

【举例】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与综合性方案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重要账户或交易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相关控制预期是否有效

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是否为特别风险

相关认定

存在/发生

完整性

权利和义务

准确性/计价和分摊

截止

分类

列报

总体审计方案

控制测试

控制测试索引号

实质性

程序

分析程序

细节测试

营业

收入

综合

性方

应收

账款

【解读】请从“左”至“右”阅读上表:

(1)假设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的营业收入发生认定、应收账款存在认定存在高水平的重大错报风险。

(2)了解内部控制,预期与营业收入发生认定(应收账款存在认定)的控制运行有效,拟实施控制测试。

(3)拟实施控制测试,从而减少实质性程序,即注册会计师拟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采用的是“综合性方案”

(4)无论注册会计师选择何种总体审计方案,注册会计师均应当对所有重大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设计和实施实质性程序,因此表中的实质性程序(包括分析程序和细节测试)均为“是”。

208

主题帖

7348

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25490
经验:86041
鲜花:437
金币:339
离线
0
5楼  
发表于:2016-03-18 16:48:35 查看全部帖子

了解内部控制不同于控制测试(重点内容,有难度)

1.了解内部控制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即“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和“确定控制是否正在运行”。

2.控制测试是确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的审计程序,即被审计单位所实施的内部控制能否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重大错报。

3.除非存在某些可以使控制得到一贯运行的自动化控制,否则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了解并不足以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由于信息技术处理流程的内在一贯性,实施审计程序确定某项自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也可能实现对控制运行有效性测试的目标,这取决于注册会计师(如针对程序变更的控制)的评估和测试。

208

主题帖

7348

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25490
经验:86041
鲜花:437
金币:339
离线
0
6楼  
发表于:2016-03-18 16:46:30 查看全部帖子

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下列风险评估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设计和执行的审计证据:

  1.询问被审计单位人员;

2.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

  3.检查文件和报告;

  4.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

208

主题帖

7348

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25490
经验:86041
鲜花:437
金币:339
离线
0
7楼  
发表于:2016-03-18 16:44:58 查看全部帖子

判断一项控制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是否与审计相关时,可能需要考虑的(9个)事项

  1.重要性;

  2.相关风险的重要程度;

  3.被审计单位的规模;

4.被审计单位业务的性质,包括组织结构和所有权特征;

  5.被审计单位经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6.适用的法律法规;

  7.内部控制的情况和适用的要素;

8.作为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系统(包括使用服务机构)的性质和复杂性;

9.一项特定控制(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是否以及如何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

208

主题帖

7348

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25490
经验:86041
鲜花:437
金币:339
离线
0
8楼  
发表于:2016-03-15 16:37:30 查看全部帖子

(一)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主要目的

1.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作为出具审计报告的基础;

2.提供证据,证明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计划和执行了审计工作。

(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其他目的

1.有助于项目组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

2.有助于负责督导的项目组成员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履行指导、监督与复核审计工作的责任;

3.便于项目组说明其执行审计工作的情况

4.保留对未来审计工作持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的记录;

5.便于会计师事务所按照质量控制准则的规定实施质量控制复核与检查

6.便于监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或其他相关要求,对会计师事务所实施执业质量检查

会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