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成业务
投资方与联营、合营企业之间发生投出或出售资产的交易,该资产构成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1、逆流交易:联营、合营企业向投资方出售业务的,投资方应全额确认与交易相关的利得或损失不需要抵销。
2、顺流交易:
(1)投出:投资方向联营、合营企业投出业务,投资方因此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但未取得控制权的,应以投出业务的公允价值作为新增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与投出业务的账面价值之差,全额计入当期损益。
(2)出售:投资方向联营、合营企业出售业务取得的对价与业务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全额计入当期损益。以上两种情形均不需要抵销。
<小编有话说> 【概念延申】 顺流交易,A向B投资,同时A又向B投出或出售资产,方向一致,即顺流交易。 逆流交易,A向B投资,同时B向A投出或出售资产,方向相反,即逆流交易。 【记忆技巧】 构成业务的交易,基本都不需要抵消调整,但要注意,这里顺流交易中说了“投出、出售”两种情况都不需要抵销,而逆流交易中只说了“出售”一种情况不需要抵销。 |
(二)不构成业务
<小编有话说> 只要是不构成业务的情况,就都要抵销。个别报表权益法,顺、逆流的交易处理都一样。 |

【例题】甲企业于 20×7 年 1 月取得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假定甲企业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20×7 年 8 月,乙公司将其成本为 600 万元的某商品以 1 000 万元的价格出售给甲企业,甲企业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
假设一:至 20×7年资产负债表日,甲企业仍未对外出售该存货。乙公司 20×7 年实现净利润为3 200 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甲个报中处理 | 借:长投——损益调整 640 贷:投资收益 640 (3200*20%) 借:投资收益 80(1000-600)*20% 贷:长投——损益调整 80 |
甲编合报准备工作 | 借:长投——损益调整 80 贷:存货 80 (400*20%) |
<小编叨叨叨> 内容太多,语无轮次了,就得叫叨叨 【原理】 一、理论概述:权益法这部分内容是用合并报表的理念来考虑问题的,但并没有完全按照合并报表的方法去做,因为这里是对合营、联营企业的投资,不是子公司,自然也就不够资格进入合并报表的范围内。那么权益法中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业务,用的是单行合并,那么又在合并报表的基础上做了哪些调整呢?简单讲有两个替换:金额替换、科目替换: 二、思路拆解: (一)个别报表层面 1、甲虽然向乙投资,但甲氏集团的合并报表中并没有乙的名字,因为乙不是子公司,不够资格。可是乙的相关情况还要体现进合并报表内,通过什么体现内呢?前边学过的,乙当年实现净损益,甲应该做的会计处理是: 所以,乙的相关情况就通过大捆压缩包的形式,集中体现在了甲的“长投”和“投资收益”这两个科目上——“投资收益”反应乙当年净利润中归属于甲的那部分,“长投——损益调整”反应乙当年增加的净资产中属于甲的那部分。 2、逆向交易,未实现内部损益。在合并报表的理念中,甲乙之间的交易相当于自己卖自己,是不被承认的。乙方多记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甲方多记了存货,均应抵销。如果是纯粹的合并报表抵销分录,应该如下: 借:营业收入 1000 贷:营业成本 600 存货 400 这里要建立整体观,假设甲和乙的20%是一个能合并的小集团,也要进行抵销。但实际上甲乙并不能合并报表,乙身份不够合不进来,乙的相关科目,想抵销也抵不着。而且个别报表是法人报表,收入、成本是法定科目,不能调整。因此,权益法就只能寻找替换科目来做。乙在对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的核算中,最终会结转进净利润,刚才说了,甲的账面能反映乙的净利润的科目是“投资收益”,所以就用甲的投资收益科目来替换乙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同时,甲因本次交易多记的存货也要冲掉,甲的“长投”反应乙的净资产中归属于甲的部分,因此用“长投”把存货替换掉。同时,这里也因为不是合并报表,而是权益法核算,不能全额抵销,只能按持股比例来抵,所以分录就变成了如下: 借:投资收益 80 (400*20%) 贷:长投——损益调整 80 至此,个别报表上两笔分录的推导思路全部结束,分录与上表完全一致。 (二)甲氏集团合并报表层面 先说个常识问题,一定是先编完个报,才能编合报的,个报的数据妥妥带到合报中去。所以,小编说的(一)(二)一定是有先后的逻辑顺序的,要前后联系起来考虑。同时这里用到了倒逼的思路来做合并前的准备工作。 在前边个别报表的调整分录中,对未实现内部交易的调整,处于管理角度考虑我们用“长投——损益调整”来反映了甲多记的存货,进行了冲回。但合并报表层面要坚持“谁多就抵谁”的原则,实际上甲多的是存货,并不是长投,所以在合并报表中为了反应真实情况,要把真正多的存货给抵了,再把长投给恢复回来: 借:长投——损益调整 80 贷:存货 80 至此,合并报表层面的准备工作就算完成了,分录与上表一致。这笔分录不是真正的会计分录(存货不是会计科目,而是报表项目,长投无需写明细科目),而是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不进甲公司账簿,也不进甲公司个别报表,只是合并工具而已) |
出售情况 | 会计处理 |
全部出售 | 20×7年 个别报表 借:长投——损益调整 640 贷:投资收益 640 (3200*20%) 借:投资收益 80(1000-600)*20% 贷:长投——损益调整 80 20×7年 合并报表 借:长投——损益调整 80 贷:存货 80 (400*20%) 借:长投——损益调整 1320 贷:投资收益 1320 (6600*20%) 借:投资收益 80 (400*20%) 贷:长投——损益调整 80 |
出售 60% | 20×7年 个报、合报分录均同上 借:长投——损益调整 1320 贷:投资收益 1320 (6600*20%) 借:投资收益 48 (400*60%*20%) 贷:长投——损益调整48 借:长投——损益调整 32 贷:存货 32 (400*40%*20%) |
<小编有话说> 合并报表层面都只看第二年当年,还有多少未实现,就抵销多少,和第一年没有关系。 |
假设三:至 20×7年资产负债表日,甲企业对外出售该存货60%。乙公司 20×8 年实现净利润为6 600 万元,并将存货剩余的40%全部销售完。
20×7年 个别报表
借:长投——损益调整 640
借:投资收益 32(1000-600)*40%*20%
贷:长投——损益调整 32
借:长投——损益调整 32
贷:存货 32
借:长投——损益调整 1320
贷:投资收益 1320(6600*20%)
借:长投——损益调整 32
贷:投资收益 32
20×8年 合并报表
已全部销售,无抵消分录
怀疑人生了吗老铁?其实不难,是小编水平有限、表达不清。
小编再去修炼修炼
备考2022,连续剧哦!~~深度整理复习资料(长投:后续计量——成本法)
备考2022,连续剧哦!~~深度整理复习资料(长投:后续计量——权益法核算原则)
备考2022,连续剧哦!~~深度整理复习资料(长投权益法: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调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