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货期末计量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量原则

1.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其中:

1)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2)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倒推)

2.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二、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一)可变现净值的基本特征

1.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前提是企业在进行日常活动

2.可变现净值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1)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并不完全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2)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还可能发生的加工成本等相关支出,构成现金流入的抵减项目。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扣除这些抵减项目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3.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构成不同

直接出售的存货:(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

可变现净值=自身的售价-自身的销售税费

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

可变现净值=最终产品的售价-最终产品的销售税费-加工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