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中鸟”理论
用留存收益再投资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投资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进一步加大,因此,厌恶风险的投资者会偏好确定的股利收益,而不愿将收益留存在公司内部去承担未来的投资风险。
当公司支付较高的股利时,股票的价格会随之上升,公司价值将得到提高。
2.信号传递理论
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获利能力的信息,从而会影响公司的股价。
一般来讲,预期未来获利能力强的公司,往往愿意通过相对较高的股利支付水平把自己同预期获利能力差的公司区别开来,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3.所得税差异理论
认为由于普遍存在的税率以及纳税时间的差异,资本利得收益比股利收益更有助于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企业应当采用低股利政策。
4.代理理论
股利政策是协调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代理关系的一种约束机制,股利的支付能够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高水平的股利政策降低了企业的代理成本,但同时增加了外部融资成本。
理想的股利政策应当使代理成本和外部融资成本之和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