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并范围的确认
  2.合并报表的前期准备工作
  (1)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

追溯一:初始投资的追溯

如为商誉,无需追溯;
如为负商誉,则追溯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未分配利润(如追当年的,则贷“营业外收入”)

追溯二:被投资方分红的追溯

借:投资收益(当年分红的追溯)
  未分配利润(以前年度分红的追溯)
  贷:长期股权投资

追溯三:被投资方盈亏的追溯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当年盈余的追溯)
    未分配利润(以前年度盈余的追溯)
如为亏损,则反之。

如果是非同一控制的背景,需以子公司公允后的口径为调整依据;

追溯四:被投资方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其他综合收益
或反之。

追溯五:被投资方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
或反之。

  (2)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政策
  (3)统一母子公司的会计期间
  (4)对子公司以外币表示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
  (5)收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资料
  (6)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需将子公司的账表数据按购买日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标准为基础进行公允口径调整后再进行合并数据的处理。

  3.合并报表中关键抵销分录的编制
  ①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母公司对该特定子公司投资的账面余额+成本法转权益法的调整数
  少数股东权益(用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持股比例)抄自于子公司修正后的所有者权益(如果是非同一控制,应以公允口径修正后的标准抵销)

  ②母公司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
  [子公司净利润(非同一控制下需调整至公允口径)×母公司的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损益
  [子公司净利润(非同一控制下需调整至公允口径)×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③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内部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抵销

根据期末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根据期初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坏账估计百分比

借:应收账款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当期内部应收账款如追提坏账准备

借:应收账款
  贷:资产减值损失

当期内部应收账款如冲回多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

  ④存货内部交易抵销

内部交易的买方当年购入存货当年并未售出时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存货

内部交易的买方当年购入存货当年全部售出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当年购入的存货,留一部分卖一部分

先假定都卖出去: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
再对留存存货的虚增价值进行抵销: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上年购入的存货,本年全部留存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存货

上年购入的存货,本年全部售出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营业成本

上年购入的存货,本年留一部分,卖一部分

先假定都售出: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营业成本
再对留存存货的虚增价值作如下抵销: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存货跌价准备在存货内部交易中的处理

先对上期多提的跌价准备进行反冲:
借:存货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
再对于本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的处理,先站在个别公司角度认定应提或应冲额,然后站在总集团角度再认定应提或应冲额,两相比较,补差即可。
分录如下:
借:存货
  贷:资产减值损失
或: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

  ⑤固定资产内部交易抵销

固定资产内部交易当年的抵销

如果售出方将自己的存货售出,买方当作固定资产时:
借:营业收入(内部交易售价)
  贷:营业成本(内部交易成本)
    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利润)

如果售出方售出的是固定资产则此公式修正如下:
借:资产处置收益(内部交易收益)
  贷:固定资产(内部交易收益)
借:固定资产(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
  贷:管理费用(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

固定资产内部交易以后年度的抵销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内部交易的利润)
  贷: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利润)
借:固定资产(内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旧多计额)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内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旧多计额)
借:固定资产(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
  贷:管理费用(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

固定资产到期清理时的抵销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
  贷:管理费用(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

固定资产提前清理时相关抵销

借:年初未分配利润(内部交易的利润)
  贷:资产处置收益(内部交易的利润)
借:资产处置收益(内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旧多计额)
  贷:年初未分配利润(内部交易收益在以前年度造成的折旧多计额)
借:资产处置收益(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
  贷:管理费用(内部交易收益造成的当期折旧的多计额)

  ⑥无形资产内部交易抵销
  类似于固定资产内部交易抵销处理
  ⑦集团内部现金流量的抵销处理
  借:抵销现金流出
    贷:抵销现金流入
  ⑧集团角度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⑨逆流交易未实现净收益对少数股东的影响
  借:少数股东权益
    贷:少数股东损益

  4.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1)个别财务报表
  1)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的
  ①按照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②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及因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而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转投资收益。
  2)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
  ①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②其他综合收益全部转入购买日当期投资收益。
  (2)合并财务报表
  1)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应当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2)合并成本=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于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购买日新购入股权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3)购买日的合并商誉=按上述计算的合并成本-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母公司持股比例
  4)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应当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收益,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5.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的控制权
  (1)个别财务报表
  ①对于处置的股权,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
  ②对于剩余股权,作如下处理:
  a.剩余股权转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的,需将剩余股份的账面价值调整至公允价值,差额入投资收益;
  b.剩余股权按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此时应作成本法转权益法的追溯调整。
  (2)合并财务报表
  ①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与商誉之和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
  ②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6.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处理
  (1)个别财务报表
  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自子公司少数股东处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四条的规定,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即按照实际支付价款或公允价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2)合并财务报表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应以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反映。母公司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余额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