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2020年CPA报名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了,很多同学都已经报名成功了,突然很好奇今年大家都报了几科!

来,跟帖告诉我,你们今年都报了几科?




相信很多人在报考的时候都很纠结,各种各样的疑问:究竟应该要报哪个科目?哪个科目含金量更高?哪科在实际工作中用途较大?


其实小编告诉大家,不用纠结,因为CPA6个科目都有其不同的意义跟价值,所以不管你报考哪一科,都是大有用处!



1
CPA证书——涨薪的筹码

众所周知,在财会界拥有一本CPA证书,你就拥有了“豪横的气势”,成了各大HR的香饽饽,也是你涨薪的筹码!




很多公司都会打出“CPA持证人才优先录用”的条件,为什么有了CPA证书就能这么吃香呢?


有人做过研究,当一个团队中的财务人员有CPA持证人的参与,那这个团队的绩效表现会更好,价值贡献率也更高!CPA持证人不仅能搞得定复杂的会计核算,能拿下跨行业的财务管理,还能hold得住高端金融环境,“一个人比六个人还强”,这在哪个公司都是香饽饽的存在!



2
战斗力报表的CPA持证人

每个CPA持证人的拿证史那怕是可以写成一本“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的心路历程不亚于一场“世界大战”!


考CPA的同学们都知道,CPA有6大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


但其实,在1995年之前,咱们的CPA只有4科——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经济法。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从1995年起,经济法就被拆分成经济法和税法!




再到后来的2009年,由于“市场爸爸”的需求更加之大,财务部部长下令,对CPA5科进行拆分、补充和整合!


最终成为了大家“又爱又恨”的6科!



3
CPA各科背后的价值

会计:


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需要拥有一套完整的财务系统——收了多少钱,出了多少款,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要记录得明明白白的。


想要知道一家企业干得好坏,调出财务数据就一目了然!


而在CPA考试中,《会计》就是属于所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一名通过了《会计》的财务,对于企业的会计知识就能说是了如指掌,有了Ta,还怕搞不定复杂的财务系统吗?


审计:


审计就不用多说了,一个CPA考试就是为了要培养注册会计师,而一名注册会计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审计了!


整个《审计》科目就是在讲注册会计师需要遵循审计准则。


企业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接受第三方机构的审计,如果审计师最后出具的审计报告不好的话,那企业接下来一年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而一家企业拥有一名懂审计的人才,知道别人要审什么、如何审,那不就相当于老师拿着课本告诉你考试要考哪一题,你回去好好看题目答案就行了!


财务成本管理:


掌握了财务成本管理,也就掌握了财务报表分析、营运资本管理、本量利分析等等技能。


有了财务报表分析技能,不但能依据企业自身的历史数据进行纵向分析,还能跟竞争对手的数据进行横向分析比较。


有了营运资本管理技能,就能帮助企业合理分配和使用现有资源,让资源能够最大化的合理利用,让企业不会因为资金不足、过多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或者造成资源浪费。


有了本量利分析技能,就能算出企业的盈亏平衡点,保证企业的生产量。


一个能对企业过去、未来的数据了如指掌,还能保证企业的成本,这种人才,谁不爱?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一个将《战略》融会贯通的人才,能够帮助到企业了解自身的优劣势,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战略路径。

剖析企业的状况,找到企业发展中的瓶颈和问题,并且制定优化的解决方案。可以说这门科目是专为培养全方位人才而设的!

税法:

会计账务处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税收,每个税种对应不同的税法政策,加上法律条款的复杂性,没有经受过专业训练的怕是搞不定。

而且企业需要报税,哪些税可以报,哪些可以减免,这对于财务人员的税法知识是个极大考验!

经济法:

一个企业少不了要跟别人签订经济合同,而合同里面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能保证己方的利益,这些都是需要拥有强大的经济法知识!

再比如一个企业如果碰到要跟人打官司,那诉讼前的是否占理跟诉讼后判决是否合理,都是需要用到经济法知识!


总结:


设立CPA考的初衷就是为了打造全方位的高端财会人才,CPA每一科都大有用处,当你真正掌握了每一科的精髓,那离升职加薪还会远吗?


不要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要以考代学,将知识融入自己的工作,才能真正的得到这本证书应该创造出来的东西!加油!2020顺利考试!!!

来源:CPAer,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