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比率 | 分析说明 |
资产负债率 | 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负债取得的; 衡量企业在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 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负债越安全; 不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同,可能与其持有的资产类别有关。 |
产权比率 | 产权比率表明每1元股东权益配套的总负债的金额,权益乘数表明每1元股东权益启动的总资产的金额; 是两种常用的财务杠杆比率。财务杠杆比率表示负债的比例,与偿债能力相关。财务杠杆影响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净利率之间的关系,还表明权益净利率风险的高低,与盈利能力相关。 |
权益乘数 | |
长期资本负债率 | 长期资本=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总资产-流动负债; 长期资本负债率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由于流动负债的金额经常变化,非流动负债较为稳定,资本结构通常使用长期资本结构衡量。 |
利息保障倍数 =(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支出 | 分子的“利息费用”是指计入本期利润表中财务费用的利息费用;分母的“利息支出”是指本期的全部利息支出,不仅包括计入利润表中财务费用的费用化利息,还包括计入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等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利息保障倍数表明每1元利息支出有多少倍的息税前利润作为偿付保障。它可以反映债务风险的大小和长期偿债能力; 如果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表明自身产生的经营收益不能支持现有规模的债务。利息保障倍数等于1也很危险,因为息税前利润受经营风险的影响,很不稳定,但支付利息却是固定的。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公司拥有的偿还利息的缓冲效果越好。 |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 | 分母的“利息支出”是指本期的全部利息支出,不仅包括计入利润表中财务费用的费用化利息,还包括计入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等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是现金基础的利息保障倍数,表明每1元利息支出有多少倍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作为支付保障; 它比利润为基础的利息保障倍数更可靠。 |
现金流量与负债比率 | 一般来讲,该比率中的负债总额采用期末数而非平均数; 该比率表明企业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偿付全部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偿还负债总额的能力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