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
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
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
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员工培训费不计入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购入的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所支付的增值税在符合税收法规规定情况下,应从销项税额中扣除(即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购进固定资产(机器设备)支付的运输费,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运输发票上注明的运输费金额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按其运输费与增值税税率11%计算的进项税额,也可抵扣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涉及的在建工程,领用生产用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也不用转出 ●如果将上述购入的生产设备对外销售,销售时应考虑销项税额的计算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共同经营中,合营方的会计处理:
◇一般会计处理原则 一是确认单独所持有的资产,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二是确认单独所承担的负债,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承担的负债;三是确认出售其享有的共同经营产出份额所产生的收入;四是按其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因出售产出所产生的收入;五是确认单独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按其份额确认共同经营发生的费用 ◇合营方向共同经营投出或者出售不构成业务的资产的会计处理 在共同经营将相关资产出售给第三方或相关资产消耗之前(即:未实现内部利润仍包括在共同经营持有的资产账面价值中时),应当仅确认归属于共同经营其他参与方的利得或损失。 ◇合营方自共同经营购买不构成业务的资产的会计处理 在将该资产等出售给第三方之前(即:未实现内部利润仍包括在合营方持有的资产账面价值中时),不应当确认因该交易产生的损益中该合营方享有的部分。即此时应当仅确认因该交易产生的损益中归属于共同经营其他参与方的部分。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合营安排范围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是指合营方享有该安排相关资产且承担该安排相关负债的合营安排;合营企业是指合营方仅对该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的合营安排。
主体可以从合营安排是否通过单独主体达成为起点,判断一项合营安排是共同经营还是合营企业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合营安排的认定:
◆共同控制 ◆合营安排中的不同参与方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合营安排:
合营安排是指一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共同控制的安排。合营安排同时具有以下特征: ◆各参与方受到该安排的约束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对该安排实施共同控制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投资方因其他投资方对其子公司增资而导致本投资方持股比例下降,从而丧失控制权但能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
◆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的。首先,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然后,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成本法转公允价值计量核算【60%(成本法)—5%(金融资产)】:
◆因处置投资等原因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由能够实施控制转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首先应按处置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在丧失控制权之日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DR: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CR: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成本法转权益法会计核算处理【60%(成本法)—20%(权益法)】:
●因处置投资等原因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由能够实施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者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首先按处置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比较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前者大于后者的,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前者小于后者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调整留存收益 ●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时(转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中投资方应享有的份额,一方面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扣除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 会计分录如下: DR: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CR: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投资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权益法核算转公允价值计量【20%(权益法)—5%(金融资产)】:
◇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应当改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核算,其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DR: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 CR:长期股权投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 ◇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转入投资收益,但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因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而确认的所有者权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DR:其他综合收益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CR:投资收益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权益法核算转成本法核算【20%(权益法)—60%(成本法)】:
◇应当按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DR:长期股权投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新增投资成本】 CR: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权益变动 银行存款等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相应转入处置期间的当期损益。但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公允价值计量转成本法核算【5%(金融资产)—60%(成本法)】: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采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应当将按照该准则确定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DR:长期股权投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 CR: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银行存款等 投资收益【原持有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全部转入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当期投资收益 DR:其他综合收益 CR:投资收益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权益法的核算【5%(金融资产)—20%(权益法)】:
★投资方应当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的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为取得新增投资而应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原持有的股权投资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 DR: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 其他综合收益【或贷方】 CR: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 DR: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新增投资而应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CR:银行存款等 ★上述计算所得的初始投资成本,与按照追加投资后全新的持股比例计算确定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在追加投资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前者小于后者的,差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记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归纳总结】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会计核算: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快速计算: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投资方持股比例增加但仍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处理:
【提示】从权益法思路上看,初始计量时,一般遵循的是大于不调整,小于调整;调整时通常会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因此在增资时,第一次负商誉大于第二次正商誉时,综合考虑后的负商誉不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和留存收益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其他权益变动的会计处理:
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以及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的因素,主要包括被投资单位接受其他股东的资本性投入、被投资单位发行可分离交易的可转债中包含的权益成分、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其他股东对被投资单位增资导致投资方持股比例变动等 投资方在后续处置股权投资但对剩余股权仍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应按处置比例将这部分资本公积转入当期投资收益:对剩余股权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将这部分资本公积全部转入当期投资收益 DR: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CR:投资收益(或作相反分录)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
投资方全部处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原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应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全部计入投资收益;投资方部分处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剩余股权仍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原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按比例结转计入投资收益。但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DR:其他综合收益 CR:投资收益(或作相反分录)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取得现金股利或利润的处理:
DR:应收股利 CR: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
|
|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
|
超额亏损的确认:
投资方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损失,原则上应以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实质上构成低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方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 在长期股权投资的 账面价值减记为零的情况下,如果仍有未确认的投资损失,应以其他长期权益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继续确认。 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应按以上相反顺序分别减记已经确认的预计负债、恢复其他长期权益和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投资收益。 DR:预计负债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 CR:投资收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