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是信仰实事求是,信仰探索,信仰生活。这份信仰中,又有着超越时代的家族凝聚力和责任感。父母的峥嵘岁月里有用勤奋和坚韧谱写的诗篇,而秉承父母的志愿,家风的精神,是我们自信而强大的底气。这份骨子里的血脉相连和精神是传承,也是骄傲!今天来谈一谈金庸武侠江湖里我和我的父辈们。

金庸武侠江湖,提到侠这个字,很难不想到郭靖,郭大侠,北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郭靖和杨康的父亲郭啸天和杨铁心是至交,但风雪惊变,靖康之乱,两个家庭发生了巨变,郭靖母亲为了生存远赴他乡,在蒙古把郭靖养大,杨康母亲得到金国王爷的喜爱,成了金国小王爷。从小来看,无论是从家境、天赋,杨康都要优于郭靖,为何两人的结局差那么多,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其中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郭靖和杨康的父辈们。

首先看看杨康成长路上的父辈们,养父是金国的王爷,师父是全真道人丘处机以及铁尸梅超风。杨康从小在家人、母亲的溺爱,众人的吹捧中成长,养成了爱耍小聪明、心机毒辣、不劳而获等恶习。丘处机只是教了杨康一些武功,很少跟他讲道理。梅超风教了他恶毒的武功。杨康成长路上的父辈们,几乎对他没有正面的引导,导致最后惨死的结局。杨康最后不行了,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金国不行了,他“爸爸”不行了,否则杨康就还是小王爷。

再看看郭靖的父辈们,母亲历尽千辛万苦去了大漠,启蒙师父是江南七怪,后来又受到了洪七公、周伯通等高人指点。郭靖后来的成就跟他的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郭靖的母亲李萍,可能是金庸笔下最伟大的母亲,家破人亡,丈夫惨死,一个没有武力的女人,突破重重阻碍,以无穷的勇气,与命运斗争,生下郭靖,给自己和孩子拼出了一条生路。然而二十年后,这个伟大的母亲却自尽了,因为成吉思汗逼迫郭靖攻打大宋,看看她自尽前对郭靖说了什么:想当年,我忍辱蒙垢,在北国苦寒之地把你养大,所为何来?难道为得是要养大一个卖国奸贼,好叫你父在黄泉之下痛心疾首么?人生百年,转眼即过,生死又有什么大不了?只要一生行事无愧于心,也就不枉了在这人世走一遭……

郭靖后来的成长蜕变,起因都在李萍,她没能给郭靖半点武功,却奠定了他三观的底色,给了他忠厚品性与博大胸襟,让郭靖有了成为伟大的可能。

再来看江南七怪,郭靖的启蒙老师,虽然这七个人武功不怎么样,老大还爱装X。但却教会了郭靖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信守承诺、忠厚待人、勤能补拙等等。七怪在江湖的口碑暂且不提,他们对郭靖是挑不出毛病了,从开始的传授武功,到后来郭靖受到了很多武功更高的人的指点,七怪内心也并没有嫉妒,还是高兴的。这要是一般人多半会生气:我的徒弟凭什么你们来教?是我教的不好吗?你要跟别人学武功?然而七怪并没有责备郭靖,你学好了本事到更高级别的学校,到更广阔的天地闯荡,我们心如明灯,能指引你多远,就送你多远。

郭静后来的为人处世,跟江南七怪的影响是不可分割的,让他成为伟大又更近了一步。

至于后来的北丐洪七公,老顽童周伯通,一灯大师,包括他的岳父东邪黄药师,都对郭靖有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洪七公传授绝学降龙十八掌,周伯通和郭靖结拜兄弟,一灯大师冒着风险为黄蓉疗伤等等。这些武林前辈也是看中了郭靖的品性和三观,是个值得托付的人。当然,这一切的一切的来源都是李萍从小的教诲。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最后,郭靖殉国了,心里或许会想起母亲的话:……只要一生行事无愧于心,也就不枉了在这人世走一遭……

金庸武侠江湖里,父辈们的影响往往伴随着人物的成长,影响了命运走向,除了上面提到的郭靖,还有像,欧阳锋、小龙女、郭靖之于杨过,谢逊、殷素素、张三丰、张翠山之于张无忌,乔三槐夫妇、萧远山、玄苦之于萧峰……

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里写道:事实上,这部书情感的重点不在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武当七侠兄弟般的感情,张三丰和张翠山之间、谢逊和张无忌之间父子般的挚爱。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