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处于机构合并,分立、撤销、改制、隶属关系的变化之中、这之间就涉及到固定资产的清查,涉及到国有资产,国家对于国有资产的处置有专门的办法,而笔者发现许多单位负责人及财务人员对于相关政策及程序不是非常的了解,有的认为只要开个会,集体研究决定就可以,存在程序不规范,会计处理不规范,日常管理簿弱的问题。
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是固定资产报废及划转的程序,第二个是会计处理、第三个是建议。
一、固定资产报废及划转的程序
(一)固定资产报废的程序
1、根据盘点结果,对于确实无利用价值,待报废的固定资产列出清单,清单上注明购入时间,品名,规格 金额 。
2、单位举行专项固定资产报废会议,专题讨论处理方案,会议表决是否同意报废。同意后,就可以形成会议记要,不同意的同样形成会议记要,只是没有了处理的过程。
3、打报告给主管部门,无主管部门的直接打报告与同级财政部门。对于五万元以下的一般由主管部门申批,大于5万元的由主管部门批准后,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批准后会计就可以根据批复进行账务处理。
注意对于金额较大的,主管部门一般会要求有资质的中介部门出具个损失鉴证报告。
(二)、固定资产划转的程序
不少单位是办公设备是随人走,做为接受单位要做一个接收表,移交单位要做一个移交表,同时要将签有交接手续的固定资产清单,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一份,做为报备。
双方的会计根据取得手续进行登账,保证国有资产的控制,避免固有资产的流失。
二、会计处理
(一)固定资产报废的会计处理
运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将待处理的固定资产转入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价值
-处理净收入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报经批准核销时
借:资产处置费用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价值
-处理净收入
处理完毕有收入的
借:应缴财政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价值
-处理净收入
(二)固定资产划转的的会计处理
对于经批准无偿调出的固定资产
借:无偿调拨净资产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发生的费用
借:资产处置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注意:无偿调偿净资产属于月报项目,到年末时要转入累计盈余科目
年末结账后,本科目无余额
三、建议
1、明确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由于该单位对于人数较少的单位,可以有专人管理,但此人不能是财务人员,注意不相容职责的相分离。单位要明确资产管理部门,一般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少,可以已办公室为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按账面数统计好,定期与资产管理部门沟通,做到账实相符。
2、明确资产使用和保管责任人,落实资产使用人在资产管理中的责任。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对固定资产应当贴上标签,标签的内容与卡片账类似。主要包括资产的使用人、存放地、购买日期、使用寿命、资产价值等。对于人员调动时一定要办理对于本人使用的固定资产,要移交给本单位,不可以带走,实在要带走的,要办理入职单位的交接手续,作资产划转处理,凭交接清单,报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备案,杜绝腐败。对于离任审计,要特别对于资产的管理进行考核。
3、加强资产的实物管理。单位应当定期清查盘点资产,至少一年盘点一次,确保账实相符。财会、资产管理、资产使用等部门或岗位应当定期对账,发现不符的,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以 上是笔者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通过以上的描述与大家分享,不足之处,欢迎大家跟贴讨论。
本文章参考法规
1、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
2、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3、 《行政单位国有资 产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财政部令35号)
4、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财政部令36号)
5、 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通知(财会(2017)25号
6、 《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财资(2015)90号
7、 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额头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20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