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等级: 黄金会员
|
|
2016年9月29日 第74天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概念和作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和结构 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上,企业至少应当单独列示反映下列信息的项目:(1)综合收益总额;(2)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3)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4)提取的盈余公积;(5)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余额及其调节情况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矩阵的形式列示:一方面,列示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即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来源,对一定时期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另一方面,按照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即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库存股)列示交易或事项对所有者权益各部分的影响 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的编制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项目均需填列“本年金额”和“上年金额”两栏。 企业的净利润及其分配情况作为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组成部分,不需要单独编制利润分配表列示 |
|
论坛等级: 黄金会员
|
|
2016年7月22日笔记:第5天 存货二、原材料
原材料的日常收发及结存,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核算。 1、采用实际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 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实际成本计价。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在途物资”等 购入材料: ①款已付或票已开,料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②款已付或票已开,料未到 借:在途物质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质 ③款未付,料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 贷:应付账款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最相反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④款已付,料未到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 贷:预付账款 补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发出材料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2、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末,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并进行分摊,根据领用材料的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从而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购入材料)①款已收,料入库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②款已收,料未入库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③款未付,料入库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 贷:应付票据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冲作相反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 借:原材料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 (2)发出材料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成本差异+期末成本差异)/(期初计划成本+期末计划成本)X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X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成本差异/期初计划成本X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X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 |
|
论坛等级: 黄金会员
|
|
2016年7月21日 笔记:第4天
第四节 存货 1.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代销商品等。 2.存货成本的确定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存货采购成本=买价+进口关税+其他税费+运费+装卸费+保险费+其他可归属于存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合理费用(例如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1)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2)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分别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 (3)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也可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注:(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企业在存货采购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 (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4.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个别计价法(个别认定法) (2)先进先出法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成本+本月进货实际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4)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