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会计等式
概念: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是表明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产表明企业拥有什么经济资源和拥有多少经济资源,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表明经济资源的来源渠道,即谁提供了这些经济资源。
(2)企业的资产最初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企业所有者投入;二是由企业向债权人借入。
(3)所有者和债权人将其拥有的资产提供给企业使用,就相应地对企业的资产享有一种要求权。前者称为所有者权益,后者则称为债权人权益,即负债。(即资产=权益)
提示:
该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因此,该等式被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或静态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该等式在整个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均会体现。
2.收入-费用=利润(未考虑利得和损失)
(1)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
(2)通过收入与费用的比较,才能确定一定期间的盈利水平,确定实现的利润总额。
提示:
该等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称为经营成果等式或动态会计等式。该等式也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该等式主要体现在资金运用环节。
补充:3.动静结合的等式
静态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等式:收入-费用=利润
动静结合等式: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推导过程: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提示:
动静结合的等式务必记住,对明确记账方向很有帮助。
(二)交易或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按其对财务状况等式的影响不同,可以分为以下2大类9小类:
第1大类:等式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变动后等式保持平衡(4种情况)
1.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的经济业务;
3.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第2大类:等式的一边发生增减变动,另一边不变,变动后等式保持平衡(5种情况)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2.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3.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4.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
5.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的经济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