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下个人背景
非财会专业在职考生,工作不忙时间较多,18年4月决定备考税一、税二、财务会计,18年11月考试均通过,19年5月考初级通过,19年11月考法律、实务均通过。
二、第一阶段上19年基础班
2019年11月,刚刚考完税务师的我就开始对cpa蠢蠢欲动,之前一直听说cpa很难,在19年裸考了一把经济法,题型分值都完全不知道下考了50多分,给了我极大地信心。
2019年12月12日,因为双12活动直接买下来了中华的课程——超值精品班,直接报了三年六科。我的目标当然是先看会计,,助教老师推荐的vip班王艳龙,真的是我的启蒙老师,上第一节课就被震撼到无法自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会计。
20年1月1日就已经把会计基础班拿下,此后对cpa有个大概的认识,有税务师的基础,我认为考会计、经济法、税法应该没问题,花了十天时间把经济法基础班上完,,老师是刘佳星,听完觉得还行,就是证券法糊里糊涂。税法觉得简单我先放下没听。后来我想既然时间多,再看一科审计试试,,审计我听的是徐永涛,大概十天左右就拿下基础班,还是摸不着头脑。疫情期间又不出门,假期也多,不满足的我想着听下财管,,财管是达江老师,大概十五天听完,没有一点感觉。心里想着既然都学了五科,再听下战略看看是何方神圣,没想到一周搞定了,老师是杨波,全程讲课不带一点习题,学完下来也不知道说的啥。(PS:老师看到别见怪)
三、第二阶段上19年习题班
20年3月,作出了第一个选择,到底是考三科还是考六科,但是想的是争六保三吧。在我最迷茫的时候,偶然遇到群友分享了椰子cpa导图,这个是绝对的神器,有了它我先看的就是审计,发现真的是如有神助,原来不懂的全部都通了。接下去花了两个月把六科的19年的习题班全部听了,19年的椰子全部背了,但是不是很熟,总算摸着了门道,审计不再是天书,战略也知道了怎么考等等。在此要特别说一下,刚刚开始学千万不要着急做题,一来你根本不懂做,二来你又不熟悉套路,最好就是听习题班,老师教你怎么拆题解题,这样就能快速上手。
20年5月,20年的课程税法也更新得差不多了,有了税务师的我在犹豫要不要花时间听下税法的基础班,再三犹豫,还是快速过了一遍学一下新政策,一周左右吧,全程都是跳着听,,老师是杨军。到这个阶段后,我就觉得得开始做题了,果断买了三科应试指南分上下册共6本,买的是财管、会计和审计,其他三科我没买,因为不知道有没时间刷的完,如果有余力我再买。在7月底买的指南刷完了,我深知其他三科来不及刷了,就不买了。(PS:我一本教材都没买,真的是没用,有空我就背椰子)
四、第三阶段做习题册
20年7月,各科习题班已经陆续开始更新,由于财管和战略还不是很熟悉,把20年的课程又过了一遍,只有这两门是重新再听一次基础班的,疫情期间网校给我升级到了高效实验班,果然是好班,我选择换了个老师再听一遍,我不喜欢单独听同一个老师,这样会有局限,所以重新听的20年的财管基础班,,老师是贾国军,,战略是李宏伟,都是好牛了老师,配合椰子思维导图后一点就通透。
20年8月,同时由于上次听的都是19年的习题班,这次更新了,还得重听一遍加深印象。习题班会计老师是刘国峰,,他有个特点就是选择题老爱一会打√一会打X,我经常看着晕倒;审计是杨闻萍,这么难的“天书”被讲得融会贯通;经济法是王妍荔,由于证券法变化加大,重听的她的这章,讲得很好,口诀特别多,但是我都不背,只背几个特别常用的,很多人不了解一拿着上市条件就一顿背,真的是浪费时间;战略是李宏伟,次老师特别擅长模拟题,总结多年试题做了一份背诵版,真的是个大宝贝(此处极度怀疑椰子是模仿李宏伟老师的讲义,重合度八九不离十);财管是贾国军,他很喜欢讲很多鸡汤,对我都十分受用,特别喜欢他的格言。我和他的观点都十分相似,他让我们不要胡乱做题,要做对题,难题偏题一点用都没有,不仅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还达不到考试题目的标准,引导考生误入歧途,有空把指南做两三遍,绝对是受益匪浅;税法是杨军,他的杨氏三步法确实是厉害,国际税收一听就懂。
五、第四阶段做模拟题和试题
20年9月,各大机构的模拟试题满天飞,都是线上的客观题,自动打分后全国排名的,做过的应该都知道我指的是啥,做完认真对答案,认真在椰子上做出自己的笔记。除了做模考我还做了六科近5年的试题卷,大概30套,试题是宝贝,我每科都很认真做了,唯独是财管我真的是没时间,最后都是直接看答案来做的。期间每科都有每科的细节,就不一一赘述了,我始终坚信题不在于多在于精,试题永远都是最重要的,此外就是日复一日的背椰子,我估计都有十几遍了。
20年10月,一直都觉得会计是心头痛,弄不懂长投、租赁、股份支付和合并报表等等,因为没时间练题,这个时候看了郭建华的冲刺讲义,直接当头一棒,从此才知道原来冲刺班那么有用,但是为时已晚,超级佩服的老师,我又花了一周时间把六科的冲刺班全部过了遍,此时距离考试没几天了。财管我又不想放弃,我觉得题目如果简单的话可以拼一把,额外的题目我没做,就是试题对着答案过了几遍,而且没练速度,考试跟不上节奏。
六、考试前每科老师的教诲:
会计:郭建华老师说冲刺讲义全部看了背了就完事,有时间就做。由于我看得太晚,压根没时间全部做一遍,都是直接看答案,整本书的重点章节题目很全,都是老师自己编的,神人老师我就不过多解释了。老师押的承租人租赁也考到了,关键是我也背了,在此衷心感谢郭老师。
财管:最对不起的老师——贾国军,他很多名言我都很喜欢,有兴趣的去听课。他有两点我一直记在心里,就是要把指南过两三遍,我没做到,只有时间做一遍,而且还是七月份做的,后面早忘了。第二遍是重做错题,这个很重要,我忽略了,第三遍是加深印象。第二点就是要多用电脑练题练速度,我也没做到。
经济法:王妍荔老师考前发了主观题的背诵版,我选择性的背了,再加上我自己对经济法也有独特的见解,它没有税务师的涉税法律要细,学过法律的再学这个觉得挺轻松的,然后我也总结了近5年的试题的主观题,做了一份综合笔记,考前一直反复背。指南没买,没时间做,后面纯背。
税法:花的时间最少,没啥好说的,杨军老师是牛,我基本没做过题,指南也没有,纯背各种税收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等等。
审计:杨闻萍老师简直不要太棒,果然是审计女神,她的魅力你们自己去领略,审计我做题好少,后面都是纯背椰子,椰子的审计总结得很全面,也是因为它我才弄懂啥是审计。很多人都觉得椰子的东西不全,很喜欢多做拓展,我觉得你时间多可以,能把椰子弄懂背熟后及格绝对够了,喜欢考高分的可以忽略。
战略:最佩服的老师之一——李宏伟。背诵版各种神,模拟题也是神,是一个完全摸透中注协的男人,老师上课也讲很多自身的经历,很有趣的一个灵魂,真不愧是从事多年培训教育的老师。
七、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六科轮流考试:
最后说说考试两天,备考六科的同学都知道,时间真的不够用,我考前两天基本上都是送给了经济法、税法、战略和财管,会计和审计属于放养,在此有点后悔,考完试一度认为会计要不及格了。考试第一天早上第一科会计,早早六点多就起来背椰子,考试一脸懵,外币折算的分录、反向购买的大题、承租人租赁里预计负债陷阱、收入等等,客观题也是难,考完后当时就没心情看后面两门了。只想着会计的事情,等回过神来第二科又快开始了,税法考前1小时快速过了一遍,不要想着休息哈,吃饭都没时间,考完后心情回归了一点,基本都在掌握,难倒是不难,但是拿不高分,合格是没问题。接着经济法,客观题也是各种偏,主观题倒还是中规中矩,就是有一些陷阱。。第一天考完晚上7点半了,回到家差不多9点,一天下来都被会计影响了心情,脑子也是烦到爆。原计划当晚把第二天考的都过一遍椰子,也没做到,直到晚上12点多才勉强看了下审计。
第二天也是六点多起来看下审计,直接就考试了,客观题还可以,主观题也还行,基本都会,及格肯定是没问题的了。顿时鼓舞了一下信心,到了下午考财管了,拿到试卷看到四五个填表,直接蒙圈,还好客观题不难。鉴于考了前面五科,战略就最后一门了,中途只有1个小时,考完赶紧背书,上考场的时候看到客观题也是蒙圈,还好大题都会做,该背的都背了,考完又是天黑了,直接头晕过去了。。。。
回头后想想,连续两天备考十几个小时,真的超级晕,六科的知识点在你脑子里串来串去,总会顾此失彼,懂我的都懂,不要轻易去尝试六科,很容易记串记混。审计我认为应该有个七八十的,没想到才65,税法和经济法没意外,客观题挺难的,主观题也有粗心的。战略和会计客观题都是20多分,没想到都及格了。财管对分50大几,,没想到最后考了这么差,有一个题是看漏了一个条件,导致全错,这么简单的题实在可惜。考试中也有很多心得体会,说也说不完,但这就是我首次备考最大的收获,明年继续加油,也就先写那么多了,我还有很多很多故事想写出来,鉴于篇幅原因无法实现,这段经历真的是我这一生的财富。
最后附上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