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能力指标是衡量公司资产管理效率的指标,有三种表现形式,即周转次数、周转天数以及资产与收入比。
(二)、指标分析应注意问题
1.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1)、营业收入的赊销比例问题。理论上,应该使用赊销额而非营业收入,但是由于外部分析人员无法在财务报表内取得赊销数据,只能用营业收入替代,此时会高估周转率。
(2)、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可靠性问题。用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业绩评价时,通常使用平均应收账款(年初与年末平均或多个时点的平均),以减少季节性、偶然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3)、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问题。如果坏账准备数额较大,就应该进行调整,或按照未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计算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如果直接根据财务报表列示的计提坏账准备后的应收账款净额计算,则会高估周转次数。
(4)、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不是越少越好,应结合信用政策分析。
(5)、应收账款分析应与赊销分析、现金分析相联系。
2、存货周转率分析
(1)、计算存货周转率应采用营业收入;如果为了评估存货管理业绩,计算存货周转率应采用营业成本。
(2)、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少越好。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存货水平。
(3)、应注意应付账款、存货和应收账款(营业收入)之间的关系。
(4)、应关注构成存货的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和低值易耗品之间的比例关系。
3、营运资本周转率分析
计算营运资本周转率,严格意义上讲,应该使用经营营运资本,即经营性流动资产减去经营性流动负债,对于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超额现金等非经营活动必须的项目应剔除。
4、非流动资产周转率分析
主要用于投资预算和项目管理分析,以确定投资与竞争战略是否一致,收购和剥离政策是否合理。
5、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的驱动因素分析,通常使用“资产周转天数”或资产与收入比,不适用资产周转次数
即:总资产周转天数=£各项资产周转天数
总资产与收入比=£各项资产与营业收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