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长期筹资
普通股筹资的特点(没有固定利息负担和到期日、筹资风险小、增加公司信誉、限制条件少、资本成本高、分散控制权、信息披露成本高、增加被收购风险);
优点 | (1)没有固定利息负担;(2)没有固定到期日;(3)筹资风险小;(4)能增加公司的信誉;(5)筹资限制较少;(6)容易吸收资金 |
缺点 | (1)资本成本较高;(2)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3)如果股票上市,承担较高的信息披露成本,也增加了公司保护商业秘密的难度;(4)股票上市会增加公司被收购的风险 |
股票发行方式与销售方式的特点
1.股票的发行方式
发行方式 | 含 义 | 优缺点 |
公开间接发行 | 通过中介机构,公开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 | 优点: |
不公开直接发行 | 只向少数特定的对象直接发行 | 优点:弹性较大,发行成本低; |
2.股票的销售方式
销售方式 | 含义 | 优缺点 |
自行销售方式 | 发行公司自己直接将股票销售给认购者 | 优点:可由发行公司直接控制发行过程,实现发行意图,节省发行费用; |
委托销售方式 | 发行公司将股票销售业务委托给证券经营机构代理,可分为包销和代销 | 优点:包销可以及时募足资本,发行公司免于承担发行风险(股款未募足的风险由承销商承担); |
配股除权价格和配股权价值的计算
(1)配股与配股权
配股就是向原普通股股东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公开配售(发行)一定数量新股的融资行为。配股权是普通股股东的优惠权,实质上是一种短期看涨期权。在股权登记日及之前购买股票,股票市价中含有配股权价值。
(2)配股的目的
①不改变原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和享有的各种权利;
②因发行新股将导致短期内每股收益稀释,通过折价配售的方式可以给老股东一定的补偿;
③鼓励老股东认购新股,以增加发行量
(3)配股条件
上市公司向原股东配股的,除了要符合公开发行股票的一般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①拟配售股份数量不超过本次配售股份前股本总额的30%;
②控股股东应当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公开承诺认配股份的数量;
③采用证券法规定的代销方式发行。
(4)配股价格
配股一般采取网上定价发行的方式。配股价格由主承销商和发行人协商确定。
【链接】网上定价和网上竞价。
①发行价格的确定方式不同。竞价发行方式事先确定发行底价,由发行时竞价决定发行价;定价发行方式事先确定价格。
②认购成功者的确认方式不同。竞价发行方式按价格优先、同等价位时间优先原则确定;网上定价发行方式按抽签决定。
(5)配股除权参考价
股权登记日后第二个交易日进行除权处理,除权价格计算公式为:
配股股权参考价值=(配股前的股票市值+配股价格*配股数量)/(配股前股数+配股数量)
=(配股前每股价格+配股价格*股份变动比例)/(1+股份变动比例)
当所有股东都参与配股时,股份变动比例(即实际配售比例)等于拟配售比例。
【提示】如果除权后股票交易市价高于该除权基准价格,参与配股的股东财富较配股前有所增加,称为“填权”;股价低于除权基准价格则会减少参与配股股东的财富,称为“贴权”。
(6)配股权价值。老股东可以以低于配股前股票市价的价格购买所配发的股票,即配股权的执行价格低于当前股票价格,此时配股权是实值期权,因此配股权具有价值。
配股价值=(配股除权参考价-配股价格)/ 购买一股新股所需的股数
公开增发与非公开增发比较;
(1)发行对象的比较
公开增发 | 非公开增发 |
没有特定的发行对象,股票市场上的投资者均可以认购 | 机构投资者(财务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大股东和关联方 |
(2)增发条件的比较
公开增发 | 非公开增发 |
①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计算依据);②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报酬率平均不低于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报酬率的计算依据)。③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 没有过多发行条件上的限制。以往盈利记录未能满足公开融资条件,但又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公司可采用非公开增发 |
(3)定价方式的比较
公开增发 | 非公开增发 |
发行价格应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前1个交易日的均价 | 发行价格应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 |
(4)认购方式的比较
公开增发 | 非公开增发 |
现金认购 | 现金以及股权、债权、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非现金资产 |
长期借款筹资的成本以及筹资特点(筹资速度快、借款弹性好、财务风险高、限制条款多)
长期借款的成本
(1)长期借款的利率包括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对借款企业来说,预计利率将要上升,则签订固定利率合同。
(2)长期借款的成本除了利息外,还包括银行收取的其他费用,如周转信贷协定的承诺费和保持补偿余额形成的间接费用。
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筹资速度快;借款弹性好。
2.缺点。财务风险高;限制条款较多。
长期债券筹资的发行价格计算、提前偿还债券特点、债券筹资特点(筹资规模大、长期性和稳定性、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发行成本高、信息披露成高、限制条件多)。
债券发行价格=面值×计息期票面利率×(P/A,i,n)+面值×(P/F,i,n)
公司债券的发行价格通常有三种:平价、溢价和折价。
当市场利率等于票面利率时,发行价格等于债券面值,属于平价发行;
当市场利率大于票面利率时,发行价格小于债券面值,属于折价发行;
当市场利率小于票面利率时,发行价格大于债券面值,属于溢价发行。
按照偿还时间分为到期偿还、提前偿还和滞后偿还(转期和转换)。
其中具有提前偿还条款债券可使企业融资有较大的弹性。当企业资金有结余时,可提前赎回债券;当预测利率下降时,也可提前赎回债券,而后以较低的利率来发行新债券。提前偿还支付价格通常高于债券面值,并随着到期日的临近而逐渐下降。
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1.债券筹资的优点
(1)筹资规模较大。
(2)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3)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2.债券筹资的缺点
(1)发行成本高。
(2)信息披露成本高。
(3)限制条件多。
附认股权证债券的筹资
认股权证是公司向股东发放的一种凭证,授权其持有者在一个特定期间以特定价格购买特定数量的公司股票。发行认股权证的用途包括:
(1)在公司发行新股时,为避免原有股东每股收益和股价被稀释,给原有股东配发一定数量的认股权证(最初功能);
(2)作为奖励发给公司管理人员(实质是“奖励期权”,与股票看涨期权并不完全相同);
(3)作为筹资工具(通常与债券一起发行)。
附认股权证债券资本成本:
债券利息现值+到期面值现值+(认股权证行权取得股票市价-行权支出)的现值=购买价格
内含报酬率在等风险债券必要报酬率(市场利率)和税前普通股资本成本之间,才可以被发行人和投资人共同接受,即附认股权证债券才能发行成功
1.认股权证筹资的优点
可以起到一次发行两次融资作用,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2.认股权证筹资的缺点
(1)灵活性较差。由于没有赎回条款和强制转股条款,市场利率大幅度降低时,发行人也许承担一定的机会成本。
(2)如果股票市价远远高于执行价格,原股东也会受到较大损失。
(3)承销费用高于普通债务融资。
【提示】附认股权证的债券发行者,主要目的是发行债券而不是股票,是为了发债而附带期权。
可转换债券筹资
可转换债券的筹资成本
1.可转换债券的底线价值
底线价值是纯债券价值和转换价值两者中较高者:
(1)纯债券价值。纯债券价值是不含看涨期权的普通债券的价值。其计量方法为:
纯债券价值=未来利息的现值+本金的现值
(2)转换价值。转换价值是债券转换成的股票价值。其计量方法为:
转换价值=股票市价×转换比率
注:在第4年,转换价值883.73元高于纯债债券价值860.52元
图示说明:持有可转换债券相当于持有看涨期权,在赎回期前,可转换债券的价值通常会超过纯债券价值及转换价值。因为随着时间推移,股价在逐渐上升,持有者会选择对自己有利方式(转换为普通股或持有债券),等待的期权价值在升高。到达赎回期时,市场价值等于转换价值。
2.可转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
(1)计算方法
通过计算投资人的内含报酬率来估计可转换债券税前资本成本,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买价=转换之前利息的现值+可转换债券的底线价值(或赎回价格)的现值
上式中求出的折现率,就是投资人的内含报酬率,即可转换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
【提示】公式中底线价值与赎回价格两者选较高的一个。
31. (2)决策方法
可转换债券的税前筹资成本应在等风险普通债券市场利率与税前普通股资本成本之间,对于投资人和发行公司双方才能共同接受, 即可转换债券才能发行成功。
如果可转换债券的税前筹资成本低于等风险普通债券的市场利率,则可以通过提高每年支付的利息即(即提高票面利率),提高转换比率(即降低转换价格)或延长赎回保护期间等措施提高投资人的报酬率,以保证该可转换债券对投资人有吸引力
(三)可转换债券筹资的优点和缺点★
1.可转换债券筹资的优点
(1)与普通债券相比,可转换债券使得公司能够以较低的利率取得资金;
(2)与普通股相比,可转换债券使得公司取得了以高于当前股价出售普通股的可能性,避免了直接发行新股导致公司股价进一步下降。
2.可转换债券筹资的缺点
(1)股价上涨风险。如果转换时股票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只能以较低的固定转换价格换出股票,会降低公司的股权筹资额
(2)股价低迷风险。股价持续低于转换价格,可转换债券持有人不愿意转成股票,公司继续承担债务;如果有回售条款,增加短期偿还债务的压力
(3)筹资成本高于纯债券。尽管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比普通债券低,但是加入转股成本之后的总筹资成本比普通债券要高
项目 | 可转换债券 | 认股权证 |
新资本 | 转换时不增加新资本 | 认购股份时增加新资本 |
灵活性 | 灵活性强 | 灵活性差 |
适用情况 | 目的是发行股票,只是当前股价偏低通过转股实现较高的发行价 | 目的是发行债券,只是利率偏高,希望捆绑期权以较低利率吸引投资者 |
发行费用 | 承销费用类似纯债券 | 承销费用介于债券与普通股之间 |
租赁筹资
租赁决策分析的基本模型
租赁净现值=租赁现金流量总现值-借款购买现金流量总现值
租赁净现值大于零,采用租赁方案;相反,采用购买方案。
【提示】计算现值使用的折现率,采用有担保债券的税后利率作为折现率
项目 | 借款购买现金流量 |
初始现金流量 | -资产购置支出 |
营业现金流量 | 折旧×所得税税率 |
期满资产余值的现金流量 | 期末资产余值的变现价值+变现损失抵税(或-变现收益缴税) |
【提示】如果为经营租赁,租金可以直接抵税,租赁期内现金流量就是税后租金,即:
-租金×(1-企业所得税税率)
几种筹资比较 负债筹资方式 | 银行借款 | 发行公司债券 | 融资租赁 |
筹资速度 | 快 | 慢 | 快 |
筹资的限制条件 | 最多 | 较少 | 最少 |
筹资弹性 | 大 | 小 | - |
筹资数量 | 有限 | 大 | 有限 |
社会声誉 | - | 提高 | - |
资本成本 | 较低 | 居中 | 最高 |
个别资本成本从低到高的排序:
长期借款<债券<融资租赁<优先股<留存收益<普通股<吸收直接投资(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