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企业价值评估
>>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整体经济价值、类型)
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是企业整体的经济价值
(1)企业的整体价值。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整体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②整体价值来源于要素的结合方式;③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出其价值;④整体价值只有在运行中才能体现出来。
(2)企业的经济价值。经济价值是指一项资产的公平市场价值,通常用该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计量。
企业整体经济价值的类别
1. 企业实体价值=股权价值+净债务价值
2. 持续经营价值与清算价值:一个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应当是持续经营价值与清算价值中较高的一个。
3.少数股权价值与控股权价值控股权溢价=V(新的)-V(当前)
>>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结合资本成本计算);
1.确定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是计算现值时使用的折现率。风险越高,折现率越大。折现率与现金流量要相互匹配。
股权现金流量采用股权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
实体现金流量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
2.确定预测期间
(1)预测基期。确定预测基期数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以上年实际数据作为基期数据;二是以修正后的上年数据作为基期数据(修正不具有可持续性的数据)。
(2)详细预测期和后续期。详细预测期是企业增长处于不稳定的时期。后续期是预测期以后的无限时期。
3.详细预测期内现金流量估计
(1)实体现金流量估计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
(2)股权现金流量估计
股权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润-股东权益增加
4.后续期现金流量增长率的估计
在稳定状态下,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的增长率和销售收入的增长率相同,因此可以根据销售增长率估计现金流量增长率。
后续期的销售增长率大体上等于宏观经济名义增长率。
5.现金流量的折现
>>相对价值模型的原理(本期和内在的市盈率、市净率以及市销率;驱动因素、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1.市盈率模型
市盈率的驱动因素分析
驱动因素包括增潜力、股利支付率和股权资本成本,其中关键因素是增长潜力(不仅具有相同增长率,并且增长模式类似)。
【提示】可比企业应当是这三个比率类似的企业,同行业企业不一定都具有这种类似性。
市盈率估值模型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可比企业市盈率×目标企业每股收益
优点 | ①计算市盈率的数据容易取得,并且计算简单 |
局限性 | 如果收益是负值,市盈率就失去了意义 |
适用范围 | 市盈率模型最适合连续盈利的企业 |
2.市净率模型
市净率的驱动因素分析
驱动因素包括权益净利率、增长率、股利支付率和股权资本成本,其中关键因素是权益净利率。
【提示】可比企业应当是这四个比率类似的企业。
(2)市盈率估值模型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可比企业市盈率×目标企业每股收益
【提示】估值模型必须遵循匹配原则,即“本期市盈率”对应“本期每股收益”;“内在(预期)市盈率”对应“预期每股收益”。其他估值模型类同。
(3)市盈率估值模型的适用性
优点 | ①计算市盈率的数据容易取得,并且计算简单 |
局限性 | 如果收益是负值,市盈率就失去了意义 |
适用范围 | 市盈率模型最适合连续盈利的企业 |
3.市净率模型
(1)市净率的驱动因素分析
驱动因素包括权益净利率、增长率、股利支付率和股权资本成本,其中关键因素是权益净利率。
【提示】可比企业应当是这四个比率类似的企业。
(2)市净率估值模型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可比企业市净率×目标企业每股净资产
(3)市净率估值模型的适用性
优点 | ①市净率极少为负值,可用于大多数企业 |
局限性 | ①企业执行不同会计标准或会计政策,市净率失去可比性 |
适用范围 | 主要适用于需要拥有大量资产、净资产为正值的企业 |
>>相对价值模型应用(可比企业选择、修正平均的市价比率和股价平均法)
1.修正市盈率模型
(1)修正平均市盈率法 (思路是“先平均后修正”)
(2)股价平均法(思路是“先修正后平均”)
2.修正市净率模型
(1)修正平均市净率法
(2)股价平均法
3.修正市销率模型
(1)修正平均市销率法
(2)股价平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