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资、薪金支出
  (1)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 据实扣除。
  “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
  (2)企业因雇佣
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也属于企业任职或者受雇员工范畴:区分工资薪金与福利费

  (3)对股权激励计划有关所得税处理:
  ①对股权激励计划实行后立即可以行权的,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实际行权时
该股票的公允价格与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和数量,计算确定作为当年上市公司工资薪金支出,依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②对股权激励计划实行后,需待一定服务年限或者达到规定业绩条件(等待期)方可行权的。上市公司等待期内会计上计算确认的相关成本费用,不得在对应年度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

  2.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规定标准与实际数中的较小者。标准为:
  (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
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企业职工福利费开支项目,如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工薪总额不包括51金、三项经费

  (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条件: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委托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的,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也可凭合法、有效的工会经费代收凭据依法在税前扣除。

  (3)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3.社会保险费
  (1)按照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五险一金”,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2)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
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
  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商业保险费准予扣除。

  (3)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4.利息费用
  (1)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可据实扣除
  (2)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
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不许扣除

3)关联企业利息费用的扣除:
  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
债权性投资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①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超过下列比例的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扣除。
  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为:
金融企业,为51;其他企业,为21

5.借款费用

  (1)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2)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资本化,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利息,可在发生当期扣除。

.汇兑损失
  汇率折算形成的汇兑损失,准予扣除。
  7.业务招待费
  (1)会计上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2
2个扣除标准中的较小者
  ①最高不得超过当年
销售(营业)收入的5
  ②有合法票据的,
实际的发生额的60%扣除

8.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
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9.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
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
  10.保险费
  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

  11.租赁费
  租入固定资产的方式分为两种:
  (1)属于经营性租赁发生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根据
租赁期限均匀扣除
  (2)属于融资性租赁发生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
构成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部分应当提取折旧费用,分期扣除;租赁费支出不得扣除。
  12.劳动保护费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如:符合条件的工作服饰费用

  13.公益性捐赠支出
  (1)公益性捐赠含义: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对符合条件的公益性群众团体(接受捐赠),应按照管理权限,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税务部门分别每年联合公布名单。
  (2)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标准: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
  年度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
  (3)纳税人
直接向受赠人的捐赠,所得税前不得扣除,应作纳税调增处理

14.有关资产的费用
  (1)企业转让各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允许扣除;
  (2)企业按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费:准予扣除。
  15.总机构分摊的费用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就其中国境外总机构发生的与该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能够提供总机构出具的费用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并合理分摊的,准予扣除。

  16.资产损失

  (1)企业当期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盘亏、毁损净损失,由其提供清查盘存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准予扣除;
  (2)企业因存货盘亏、毁损、报废等原因不得从销项税金中抵扣的进项税金,应视同企业财产损失,准予与存货损失—起在所得税前按规定扣除。

17.其他项目
  如会员费、合理的会议费、差旅费、违约金、诉讼费用等,准予扣除。
  18.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1)企业发生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①保险企业:财产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含本数,下同)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
  ②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

  (2)不得扣除的项目
  (3)电信企业委托销售电话入网卡、电话冲值卡所发生的手续费及佣金,不超过年收入总额5%的部分,准予据实扣除。
  (4)从事代理服务、主营业务收入为手续费、佣金的企业为取得该类收入实际发生的营业成本(包括手续费、佣金),据实扣除。

  19.保险公司缴纳的保险保障基金:在规定标准内扣除
  20.会计上确认的支出,未超过税法规定范围和标准的,按会计支出税前扣除
  21.企业维简费支出:实际发生的,划分资本性和收益性;
预提的,不得扣除
  22.企业参与政府统一组织的工矿棚户区改造、林区棚户区改造、垦区危房改造并同时符合一定条件的棚户区改造支出,准予税前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