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及股本这三者怎么理解?什么情况下相等,在什么情况下不等呢?
注册资本,是公司营业执照上面的注册资金,即认缴的出资。而实收资本/股本是企业实际上收到投资资金,即实缴的出资。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的投入资本,既构成企业的实收资本,也正好等于其在登记机关登记的注册资本。在投资者交纳全部的出资时,实收资本和注册资本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但由于法律规定,公司章程可以约定公司股东的出资数额和时间,所以,可能出现部分股东分期缴纳出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认缴和实缴的出资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并非在企业的所有时点上,注册资本就一定等于会计账面“实收资本”,还有其他例外情况如下:
(1)在企业可以采取分次到资时,企业的会计账面“实收资本”≤注册资本。
(2)在企业已增资还未办妥变更登记时,企业的会计账面“实收资本”>注册资本。
(3)按照新公司法的规定,企业可以分期注册资本金到位,这样的话,实收资本就小了。
实收资本和股本是一样的,只是针对不同公司的类型,说法不一样,股份制企业投入的资本,称为股本;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投入的资本称为实收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