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纳税筹划
(1)外在表现:降低税负、延期纳税
(2)原则:合法性、系统性、经济性、先行性
(3)纳税筹划方法
①减少应纳税额:税收优惠政策、转让定价筹划法
②递延纳税: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2.企业筹资纳税管理
(1)内部筹资:将利润留存使股东递延纳税
(2)外部筹资:债务筹资需权衡利息的节税收益与财务困境成本
3.企业投资纳税管理
(1)直接对外投资纳税管理
投资组织 形式 | 公司制企业(双重课税)VS合伙企业(只缴个人所得税); 子公司(独立申报)VS分公司(总公司汇总缴纳) |
投资收益 取得方式 | 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企业卖出股份所取得的投资收益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
(2)间接投资纳税管理:国债利息收入免交企业所得税
4.企业营运纳税管理
(1)增值税纳税人的纳税筹划
若增值率<无差别点增值率(3%/13%),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税负较轻;反之,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较为有利。
(2)生产的纳税管理——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
(3)促销的纳税管理
5.企业利润分配的纳税管理
(1)亏损弥补: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
(2)股利分配——基于自然人股东
6.企业重组的纳税管理
(1)企业合并的纳税筹划
①并购亏损的企业
可由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
②并购支付方式:股权支付,或使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
(2)企业分立的纳税筹划
①分立方式的选择
新设分立 | 如适用小型微利企业;或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 |
存续分立 | 获得流转税(消费税)的税收利益;增加集团内部的销售环节,增加可以在税前列支的费用数额(如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 |
②支付方式:股权支付,或使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