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债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1.入账成本=买价-到期未收到的利息+交易费用
  2.一般会计分录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应计利息(未到期利息)
        ——利息调整(初始入账成本-债券购入时所含的未到期利息-债券面值)
                              (溢价记借方,折价记贷方)
                 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买入时所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二)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每年的分录如下:
  借:应收利息③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②-③
    贷:投资收益②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③
    贷:应收利息③


  1.会计处理原则
  以债券的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测算各期利息收益。
  2.一般账务处理
  借:应收利息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票面利息)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折价前提下,一般倒挤在借方)
    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的实际价值×实际利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溢价前提下,一般倒挤在贷方)


小规律,可以记忆一下哦~~~

分次付息到期还本债券

折价

每期实际投资收益>票面利息 差额追加本金直至面值;
每期的投资收益和摊余成本呈上升态势

溢价

每期实际投资收益<票面利息 差额冲减本金直至面值;
每期的投资收益和摊余成本呈下降态势。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每期的投资收益和摊余成本呈上升态势


  


  (三)到期时
  借:银行存款
    贷:债权投资——成本
         (——应计利息)
 
  (四)提前收本的特殊处理
  ①提前收本,应重新测算摊余成本,其价值波动追入“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②新的摊余成本按新的现金回流量匹配旧的内含报酬率测算。


  (五)债权投资提取减值的会计处理
  1.债权投资可收回价值按未来现金流量按实际利率折现认定;
  2.减值提取的会计分录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3.减值计提后,后续利息收益=新的本金×新利率


  小归纳:
  ①债权投资可收回价值是用未来现金流量匹配实际利率折现认定;
  ②债权投资减值后投资收益按新的摊余成本乘以新的内含报酬率认定;
  ③债权投资减值后可以恢复但不得超过已提减值准备数;
  ④债权投资的摊余成本=债权投资-债权投资减值准备=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六)未到期前出售债权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也可能记借方)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可能记借也可能记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