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主题: [涉税相关法律] 【浓缩精华】涉税相关法律 第七章 民法基本理论与基本制度 (一)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  发表于:Wed Oct 13 22:22:35 CST 2021

贝拉
6541

主题帖

15743

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67234
经验:268257
鲜花:1302
金币:4613
离线
0
1楼  
发表于:2021-10-13 22:29:07 查看全部帖子
图解民事法律事实:





余生的每一天,都是最年轻的一天。



贝拉
6541

主题帖

15743

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67234
经验:268257
鲜花:1302
金币:4613
离线
0
2楼  
发表于:2021-10-13 22:28:08 查看全部帖子
、民事法律事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符合民法规范,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
  

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民事法律事实。


余生的每一天,都是最年轻的一天。



贝拉
6541

主题帖

15743

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67234
经验:268257
鲜花:1302
金币:4613
离线
0
3楼  
发表于:2021-10-13 22:26:57 查看全部帖子

七、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
  1、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2、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3、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余生的每一天,都是最年轻的一天。



贝拉
6541

主题帖

15743

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67234
经验:268257
鲜花:1302
金币:4613
离线
0
4楼  
发表于:2021-10-13 22:26:06 查看全部帖子

六、民事责任
  1.概念
  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法定或约定的民事“义务”,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包括侵权责任、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等。
  【注意】1.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
  2.民事主体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责任


余生的每一天,都是最年轻的一天。



贝拉
6541

主题帖

15743

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67234
经验:268257
鲜花:1302
金币:4613
离线
0
5楼  
发表于:2021-10-13 22:25:39 查看全部帖子

五、民事义务

分类标准

类别

含义

举例

1.义务发生的依据

法定义务

是指直接“根据法律规定”而产生的义务。

不得侵害他人人身和财产的义务

约定义务

是指由当事人基于“意思自治””协商确定”的义务。

合同义务

2.义务与其主体的关系

专属义务

是指不得与义务主体发生分离的义务,即须由义务主体“亲自履行”的义务。

基于人身信任关系而发生的承揽义务

非专属义务

是可以同义务主体发生分离的义务,即可由“义务主体之外的人”履行的义务。

金钱给付义务

3.相关联义务之间的地位

主义务

是指在两个相关联的义务中,“能够独立存在”的义务。

买卖空调合同如约定了包安装,交付商品为主义务。

从义务

是指在两个相关联的义务中,“不能独立存在”,须以其他义务的存在为存在前提的义务。

买卖空调合同如约定了包安装,安装空调即为从义务。

4.义务人行为方式或者内容划分

积极义务

是指以“特定作为”为内容的义务。

交付货物、支付金钱、交付工作成果、移转权利等

消极义务

是指以“特定不作为”为内容的义务。

保密义务,不妨害他人所有权的义务等



余生的每一天,都是最年轻的一天。



贝拉
6541

主题帖

15743

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67234
经验:268257
鲜花:1302
金币:4613
离线
0
6楼  
发表于:2021-10-13 22:24:49 查看全部帖子

三、民事法律关系及其构成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符合民法规范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主体

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
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和特定情况下的国家。

2.内容

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3.客体

是指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包括:物、行为、智慧产品、人格和身份等


余生的每一天,都是最年轻的一天。



贝拉
6541

主题帖

15743

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67234
经验:268257
鲜花:1302
金币:4613
离线
0
7楼  
发表于:2021-10-13 22:23:22 查看全部帖子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熟悉】

1.权益保护原则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且非依法律程序不得限制和剥夺。

2.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法律资格、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

3.公平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时须秉承公平理念,公正、合理地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4.意思自治原则

民事主体可依自己的自由意志从事民事活动。

5.诚实信用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应当秉持诚实、善意,信守承诺,以期维持双方当事人之间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平衡。该原则旨在建设诚信社会、规范社会秩序、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6.公序良俗原则

民事主体所从事的民事活动及其效果,须符合我国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公共利益要求的原则。公序良俗,是指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

7.生态保护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有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余生的每一天,都是最年轻的一天。



贝拉
6541

主题帖

15743

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67234
经验:268257
鲜花:1302
金币:4613
离线
0
8楼  
发表于:2021-10-13 22:22:57 查看全部帖子

一、民法的特征

  (一)民法是权利法
      民法体系是以权利为中心而建立。
  (二)民法是平等者之间的法律
      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互不隶属,不存在命令与服从关系。任何一方均不得将其意志强加于他方。
  (三)民法规范多为任意性规范
      体现民法意思自治的理念。


余生的每一天,都是最年轻的一天。



会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