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一共3楼,目前打印: --
发帖时间:2023-05-23 17:45:25 楼主
1.预期信用损失法的内容
  预期信用损失法下,减值准备的计提不以减值的实际发生为前提,而是以未来可能发生的违约事件造成的损失的期望值来计量当前(资产负债表日)应当确认的减值准备。即使企业预计能够全额收回合同约定的金额,但如果收款时间晚于合同规定的时间,也会产生信用损失。(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2.适用减值规定的金融工具(债务工具)
  具体包括以下各项:
  (1)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含应收款项)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如,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等)
  (2)租赁应收款。
  (3)《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定义的合同资产(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并非纯信用风险)。
  (4)部分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
  特别提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不计提减值准备。(减值金额已包含在公允价值变动中)
梦在深巷中 发帖时间:2023-05-23 18:52:40 1楼
学习
每天多学一点 发帖时间:2023-05-23 17:46:57 2楼
特别提示:对于购买或源生时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仅将初始确认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变动确认为损失准备,并按其摊余成本和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第三阶段)


每天多学一点 发帖时间:2023-05-23 17:46:16 3楼
三阶段模型
阶段特征会计处理方法
第一阶段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企业应当按照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利息收入=账面余额(即未扣除减值准备的金额)×实际利率
第二阶段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企业应当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利息收入=账面余额(即未扣除减值准备的金额)×实际利率
第三阶段初始确认后发生信用减值企业应当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但对利息收入的计算不同于处于前两阶段的金融资产。
对于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账面余额减已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