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投资项目资本预算

第一部分 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


  【重点内容回顾】

  
  一、独立项目的评价方法
  (一)净现值法

计算思路

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判断标准

NPV>0,表明投资报酬率超过资本成本,应予采纳;NPV<0,应予放弃。

  【提示1】计算项目净现值的折现率为项目资本成本
  
  【提示2】现值指数>1,项目可行;现值指数<1,不可行。
  【提示3】现值指数是相对数,反映投资的效率;净现值是绝对数,反映投资的效益。现值指数消除了投资额的差异,却没有消除项目期限的差异

  (二)内含报酬率法

计算思路

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折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项目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

判断标准

如果IRR>资本成本,应予采纳;如果IRR<资本成本,应予放弃

  (三)回收期法

计算思路

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计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它代表收回投资所需要的年限

判断标准

回收年限越短,方案越优

特点

优点

计算简便;容易为决策人所正确理解;可以大体上衡量项目的流动性和风险

缺点

静态回收期忽视了时间价值,把不同时间的货币收支看成是等效的;没有考虑回收期以后的现金流,也就是没有衡量盈利性;促使公司接受短期项目,放弃有战略意义的长期项目

  (四)会计报酬率法

计算思路

会计报酬率=年平均净利润/原始投资额×100%
使用会计报表上的数据

特点

优点

衡量盈利性的简单方法,概念易于理解;数据容易取得;考虑了整个项目寿命期的全部利润;揭示采纳一个项目后财务报表的变化,使经理人员知道业绩的预期,也便于项目的日后评价

缺点

使用账面利润而非现金流量,忽视了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忽视了净利润的时间分布对于项目经济价值的影响(货币时间价值因素)

  
  二、互斥方案的比选

共同年限法

基本思路

最小公倍寿命为共同年限。

决策原则

选择调整后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优。

等额年金法

基本思路

等额年金=该方案净现值/(P/A,i,n);永续净现值=等额年金额/资本成本

判定标准

资本成本相同时,等额年金大的项目,永续净现值肯定大,根据等额年金大小可以直接判断项目的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