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一共368楼,目前打印: --
发帖时间:2016-11-02 19:23:26 楼主
     16年是收获的一年,在中级实务板块带着大家一起学习的时候感觉每天都充满着能量,有大家一路走来的陪伴,有大家一起走过的风雨;有大家一路走来的欢乐泪水和痛苦,终于老天不负所望我如愿的过了中级三门,虽然当成绩出来的时候我难以置信相信我自己居然做到了;但是这就是真的。很感谢这一路的坚持让我没有白费,让我收获了中级也收获了大家对我的肯定更加收获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现在中级已经过去,我要开始17年CPA的旅程了,希望我能继续奋斗坚持拿下CPA,让我们从今天开始fighting吧。           

   每天坚持学习一点点,把时间花在平时,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每一步

       Many of the things we desire are expensive. But the truth is, the things that really satisfy us are totally free –love, laughter and working on our passions.很多我们想要的东西都是价格不菲的。但是,真正能让我们感到满足的东西,比如爱、欢笑还有工作中的激情,却都是不需要花钱的。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12 17:38:51 181楼
或有结算条款

1.分类为金融负债
对于附有或有结算条款的金融工具,发行方不能无条件地避免交付现金、其他金融资产,应当分类为金融负债

2.分类为权益工具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发行方应当将其分类为权益工具:
(1)要求以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以其他导致该工具成为金融负债的方式)进行结算的或有结算条款几乎不具有可能性,即相关情形极端罕见、显著异常或几乎不可能发生。
  如果一项合同只有在上述不具有可能性的事件发生时才须以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以其他导致该工具成为金融负债的方式)进行结算,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时,不需要考虑这些或有结算条款,应将该合同确认为一项权益工具

(2)只有在发行方清算时,才需以现金、其他金融资产或以其他导致该工具成为金融负债的方式进行结算。
(3)特殊金融工具中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12 17:35:40 182楼
【提示】对以外币计价的配股权、期权或认股权证应当分类为权益工具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12 15:01:12 183楼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12 14:33:48 184楼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09 23:16:12 185楼
进行到第十章了,前面的知识点还是需要抽时间去强化一下,感觉很多知识点都陌生了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08 14:14:31 186楼
转换股份的会计处理:

DR: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账面余额】
其他权益工具【转换部分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应付利息【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时尚未支付的利息】
   CR:股本【股票面值*转换的股数】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08 13:56:50 187楼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08 13:50:00 188楼
一般应付债券的会计处理:

1.企业发行债券
DR: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差额】
 CR:应付债券——面值【债券票面金额】
       ——利息调整【差额】

【注意】:发行债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计入负债的初始入账金额,体现在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溢、折价也是包含在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的

2.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
DR: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研发支出、财务费用【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CR:应付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注意】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应通过“应付债券—应计利息”科目核算

3.到期归还本金和利息

DR:应付债券—面值

     —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

应付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最后一次利息】

CR:银行存款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08 13:25:50 189楼
土地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1)兼营房地产业务的企业,按应交的土地增值税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2)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应交的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一并在“固定资产”等科目核算的,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科目


【提示】企业按规定计算应交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08 13:21:10 190楼
资源税的会计处理:

(1)销售产品交纳的资源税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2)自产自用产品交纳的资源税记入“生产成本”;

(3)收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计入收购矿产品的成本

(4)外购液体盐加工固体盐相关的资源税,按规定允许抵扣的资源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科目的借方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08 13:19:23 191楼
取得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的会计处理:

①期末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能够符合财政扶持政策规定的相关条件且预计能够收到财政扶持资金时:
 DR:其他应收款
  CR:营业外收入

②待实际收到财政扶持资金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DR:银行存款
  CR:其他应收款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08 13:13:27 192楼
试点纳税人差额征税的会计处理:

①企业接受应税服务时
 DR: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
   主营业务成本【倒挤差额】
   CR: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②对于期末一次性进行账务处理的企业
 DR: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当期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
   CR:主营业务成本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08 12:12:36 193楼
消费税的处理:

1.企业对外销售产品应交的消费税,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2.在建工程领用自产产品,应交的消费税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3.企业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其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成本;委托加工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按规定准予抵扣的,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08 12:01:04 194楼

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的税费: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车辆购置税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08 12:00:01 195楼
负债后续计量归纳总结:

(1)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后续计量的有: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工具(贷方余额)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形成的应付职工薪酬
(2)按照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的:大部分负债

资产后续计量归纳总结:

(1)按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
(2)按照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
(3)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后续计量的:存货

(4)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后续计量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研发支出)、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长期股权投资、商誉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08 11:58:15 196楼
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归纳:

  
交易性金融负债
其他类别的金融负债
1.初始计量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计量
2.后续计量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按照摊余成本计量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08 11:56:58 197楼

企业在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对其进行分类后,不能随意变更。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不能重新分类为其他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也不能重新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08 11:50:53 198楼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07 22:37:56 199楼
商誉减值测试:

首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其次,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减值损失金额应当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商誉的账面价值,再根据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胡蝶在网校 发帖时间:2016-12-07 21:57:16 200楼
总部资产减值测试:

(1)先将总部资产分摊到各个资产组中,按照账面价值所占比重分摊。如果各资产组使用寿命不同,还要考虑时间权重

(2)计算各个资产组(含分摊进的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减值损失。即按资产组(含分摊进的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比较

3)再将各个资产组的资产减值损失在总部资产和各个资产组之间按照账面价值的比例进行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