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个问题困扰我好久了,如果只是死记硬背的话,顺向和逆向都要抵消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但,我一直是理解向的学习,而且目前的确有往CPA出发的意向,只是死记硬背可是拿不下CPA的哟,所以还是要理解。废话不多说先来看最简单的顺向销售情况例题:(本题直接抄了知乎一个题主的内容,这个题主的困惑和我一毛一样啊!)
A公司拥有B公司20%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A公司将其成本为600万的商品以1000万出售给B,至2013年末B公司仍未对外出售该商品,2013末B公司实现净利润3000万。问A公司如何确认投资损益?
回答是:没有对外出售,说明这部分内部损益还没进行对外处置,只要这一批货物还没对第三方出售,就要进行抵消。就好像,我是上市公司我要做假账,你是子公司,我以高于市场价2倍价钱卖给你,然后我的利润就会高了两倍。然而国家就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只要这批货还没对第三方出售,一直都是没实现内部损益,都要进行抵消。
不是很明白这个回答,顺流交易是A公司实现假的利润400万,为什么要在B公司的净利润上调整呢?(如果是逆流交易的话,确实是B公司实现假的利润400万,A公司按持股比例调整,【3000-(1000-600)】*20%=520)


如果你的困惑和我上文所写的一模一样,请继续往下看:(其实知乎里有个CPA大神已经非常详细的回答了,我的描述是大神回答的简单版,也就是便于各位理解的版本)


第一,逆向其实相对容易理解,A公司拥有B公司的股份,B公司卖货给A公司,这种左兜进右兜的销售方法如果我们简单说是“做假账”的话,那么A公司在确认B公司股份带来的收益的时候,的确要把“做假账”这部分的净利润给去掉。
第二,现在反过来了,是A公司在“做假账”,那为什么要调整B公司长投的股权收益?
如果我们把A公司这笔“假账”分录写出来(不考虑增值税等),就是


借:银行存款 100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万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万
贷:库存商品 600万


但你说这是“假账”,它真的假么?首先A公司的确收到了1000W商品款,其次他的库存商品的确少了600W,这都是“账实相符”的;但是愿意用1000万买你600万商品的公司,如果不是跟你有关联关系的B公司,可能没人会买——我们就如此理解,就是因为这层关系,才会发生这笔交易。
但这种关系户交易,除了财报好看以外,没有任何帮助——没有提供任何有助于了解A公司业务情况的数据信息,反而是一种误导。但钱在账面上、货少了发过去了,你又不能调整销售商品的这笔分录,所以,会计准则一方面不承认这种左兜进右兜的关系户生意,一方面又要保证账实相符,数据准确。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A公司“做假账”要调整跟B公司有关的帐的原因了。因为这笔生意是基于你投资了B公司买了B公司股份导致的,所以就要调整长投关于B公司的内容。所以在B公司年底实现300W净利润的时候,先把这笔关系户生意的利润减去,这样至少保证账面上数字是对的。——这一条在大神的回复里,被称为“单行合并”原则,因为原文牵扯到合并业务报表和超过中级范围的内容,我就不多说了(我也没看懂),但这样的确是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A公司做假账要调整长投B公司的内容”这一点。


当然,如果B公司把货品卖了(卖给最终消费者,而不是B公司的又一个有股权关系的“关系户公司”),那么卖了的东西自然可以确认为真正的利润,也就不必切除出B公司的年度净利润中了。


更进一步,如果B公司把商品当固定资产,说白了就是把卖的货自己吃了,那么吃多少用多少(摊销/折旧),就相当于卖出去多少,只不过这个消费者是B公司自己,那么就按照B公司吃了的用了的(摊销/折旧)来认定这是卖出去的,把这部分利润再算入到确认的利润中


以上就是我的理解方法,希望大家对这个烦死人的长投学习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