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价值链分析

一、价值链模型概述

价值链模型是分析公司资源与能力的理论框架。

二、价值链模型基本构成

(一)基本活动(主体活动),是指生产经营的实质性活动;这些活动与商品实体的加工流转直接有关,是企业的基本增值活动,亦即直接创造价值的活动。

内部后勤

又称进货物流,是指与产品投入有关的进货、仓储和分配等活动,如原材料的装卸、入库、盘存、运输以及退货等。

生产经营

是指将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的活动,如机加工、装配、包装、设备维修、检测等。

外部后勤

又称出货物流,是指与产品的库存、分送给购买者有关的活动,如最终产品的入库、接受订单、送货等。

市场销售

是指促进和引导购买者购买企业产品的活动,如广告、定价、销售渠道等。

服务

是指与保持和提高产品价值有关的活动,如培训、修理、零部件的供应和产品的调试等。

(二)支持活动(辅助活动),是指用以支持基本活动而且内部之间又相互支持的活动。

采购管理

①广义的采购含义是: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也包括其他资源投入的购买和管理。

②例:聘请咨询公司为企业进行广告策划、市场预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法律咨询等。

技术开发

①指可以改进企业产品和工序的一系列技术活动。

②是广义概念,包括生产性技术和非生产性技术。领导决策技术亦属其中。

③技术开发活动不仅是与企业最终产品直接相关,而且支持企业的全部活动,成为判断企业竞争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

①是指企业职工的招聘、雇佣、培训、提拔和退休等各项管理活动。

②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支持着企业中每项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以及整个价值链。

③人力资源管理在调动职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企业的竞争实力。

基础设施

①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惯例、控制系统以及文化等活动。

②高层管理人员也是基础设施一部分。

③用来支撑整个价值链的运行。

④在多种经营的企业里,公司总部和经营单位各有自己的基础设施。

三、价值链确定

(一)为了在一个特定产业进行竞争并判定企业竞争优势,有必要确定企业的价值链,即从价值链分析入手,将各种不同的价值活动在一个特定的企业中得到确认。

(二)价值链中的每一个活动都能进一步分解为一些相互分离的活动。

(三)确定有关价值活动要求将在技术特征或经济效果方面可分离的活动分解出来。

(四)分解的适当程度依赖于这些活动的经济性和分析价值链的目的。分离这些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1.具有不同的经济性。

2.对产品差异化产生很大的潜在影响。

3.在成本中比例很大或所占比例在上升。

(五)如果分解一些活动后对于揭示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很明显,那么对这些活动的分解就非常重要;相反,如果分解一些活动被证明对揭示竞争优势无足轻重或这些活动具有相似的经济性,那么这些活动就没有必要被分解,而是可以被组合起来。(过粗过细都不可)

(六)将某一活动恰当归类需要进行判断。各项活动应分别归入能最好地反映它们对企业竞争优势贡献的类别中。

四、企业资源能力的价值链分析

(一)确认支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性活动

(二)明确价值链内各种活动之间的联系

(三)明确价值系统内各项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