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现金相关成本=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
机会成本 | 企业因持有一定现金余额丧失的再投资收益(有价证券的投资收益),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成正比,即:机会成本=现金平均持有量×资本成本率 |
管理成本 | 因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而发生的管理费用,是一种固定成本,在一定范围内与现金持有量没有明显的比例关系 |
短缺成本 | 现金持有量不足,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给企业造成的损失,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 |
(1)相关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
(2)最佳现金持有量=
(3)最佳有价证券交易次数=一定期间的现金需求量/最佳现金持有量
(4)最佳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天数)=360/最佳有价证券交易次数
(5)最优现金总成本(机会成本与交易成本之和的最小值)
=最佳现金持有量×机会成本率
(三)随机模型(米勒-奥尔模型)
1.模型原理
(1)确定现金余额的控制区域——上限H和下限L,在此区域内的现金余额为合理水平,无需通过有价证券交易进行调节。
(2)当“现金余额≥上限H”或“现金余额≤下限L” 时,通过有价证券交易使现金余额返回至现金回归线R。
2.参数确定
(1)最低控制线L:取决于模型之外的因素,包括考虑短缺现金的风险程度、企业借款能力、企业日常周转所需资金、银行要求的补偿性余额等。
(2)回归线R=

影响因素 | 与现金回归线的关系 | 含义 |
下限L | + | 下限的提高会使合理现金持有量上升 |
(每次)证券转换为现金或现金转换为证券的成本b | + | 每次交易成本的加大会导致每次的有价证券转换量加大,使合理现金持有量上升 |
每日现金流变动的标准差δ | + | 每日现金余额变化的风险加大,会使合理现金持有量上升 |
以日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机会成本(有价证券的日利率)i | - | 机会成本的上升,会使合理现金持有量下降 |
【总结】成本模型、存货模型、随机模型的相关成本
机会成本 | 管理成本 | 短缺成本 | 交易(转换)成本 | |
成本模型 | √ | √ | √ | |
存货模型 | √ | √ | ||
随机模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