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价值评估模型是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科目中的三星考点,来源于第八章企业价值评估,而企业价值评估同样也是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考试的重要考点。

相对价值评估模型,一共有三个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分别是市盈率、市净率与市销率。而对于这三个知识点我们其实并不陌生,因为他们之前在第二章的“市价比率”知识点中出现过,所以在这里算是再次相逢了。



下面,我们尝试着从第二章~第八章,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争取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全面掌握。

首先,我们抛出这三个基本公式,分别是: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市销率=每股市价/每股营业收入

这里的“每股”是在“普通股股东的角度来看的,即在计算分母时,要取普通股的股份数,不应该包括优先股的股份数(考点);

而在分子的取值上,每股收益的计算需要减去当年宣告或积累的优先股股息,每股净资产的计算需要减去优先股清算价值和拖欠的股利(考点)

再从期初期末取值来看,分母的每股收益需要取加权平均数,而时点指标每股净资产则需要期末股份数(考点)

从上面的知识点来看,第二章对于市价比率的介绍还是比较简单的,在财管的众多公式中,这三个公式也并不显的那么突出,而在第八章,这三个比率改头换面再次出现在“相对价值法”这个知识点处。

相对价值法是将目标企业与可比企业对比,用可比企业价值,衡量目标企业价值。是一种相对价值,而非内在价值。

在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需要计算的就是可比企业的市盈率、市净率和市销率,然后再来计算目标企业的价值。下面我们从市盈率的公式推算来逐一看下相关考点:

涉及公式:

本期市盈率=股利支付率*1 +增长率)/(股权成本-增长率)

内在市盈率=股利支付率*/(股权成本-增长率)

本期市净率=权益净利率0*股利支付率*1 +增长率)/(股权成本-增长率)

内在市盈率=权益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股权成本-增长率)

本期市销率=营业净利率0*股利支付率*1 +增长率)/(股权成本-增长率)

内在市销率=营业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股权成本-增长率)


这些公式是怎么从基本公式推导来的?我们以市盈率为例进行展开,后面的市销率和市净率的推导原理相似,大家可以尝试着自己推导下,这有利于增强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基本公式: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固定增长股票的价值=当前股利*1 +增长率)/(年折现率-股利固定增长率)

由于该处我们计算的是股票的价值,所以年折现率可用股权成本

即股票价值=每股股利支付/(股权成本-增长率),带入市盈率公式

每股股利支付/每股收益可以得出股利支付率

即本期市盈率=股利支付率*1 +增长率)/(股权成本-增长率)


这里有很多同学会疑惑,为什么内在市盈率(预期市盈率)没有(1+增长率),而本期的市盈率却有(1 +增长率)呢?其实这里是因为取值口径不同:

本期市盈率是用每股净利0来计算的,而内在市盈率是用每股净利1计算的,即本期市盈率=P0/每股净利0=P0/【每股净利1/1 +增长率)】=P0/每股净利1 +增长率)=内在市盈率×1 +增长率)。



公式推导出来了,一般的计算我们都可以解决掉,不过该处还有几个文字型的易考点:

易考点1:驱动因素是哪些?关键因为是哪些?

市盈率的驱动因素:增长潜力、股利支付率和风险

增长潜力和股利支付力我们可以从公式中直接得出,可这里为什么会有一个风险?

这是因为股权成本的高低是与其风险有关的。市盈率关键因素是增长率指的是不仅仅具有相同的增长率,还有增长模式的类似性。

如同为永续增长还是同为由高增长转为永续低增长 ,因为这毕竟是相对价值法,需要找到类似企业作对比,所以增长潜力是关键因素。

市销率的驱动因素:权益净利率、股利支付率、增长潜力和风险。

这里的关键因素就好记了,市销率是在市盈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他的关键因素就是市盈率所没有的权益净利率。

市销率的驱动因素:营业净利率、股利支付率、增长潜力和风险。

关键因素同上,是市盈率所没有的营业净利率。


易考点2:三个比率的适用范围?

市盈率适合连续盈利的企业,因为收益是负值的话,市盈率就失去了意义。

市净率适合需要拥有大量资产、净资产为正值的企业(很少用于服务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因为少数企业的净资产是负值,市净率没有意义,也无法用于比较。这个地方的表述有争议,不过考试还是按着教材的表述来。

市销率适合销售成本率较低的服务类企业,或者销售成本率趋同的传统行业企业。这里可以和市净率对比记忆。


最后一个易考点就是三个比率的优缺点了,这个文字表述部分大家看下老师的讲义简单的做个记忆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对市盈率、市净率和市销率这三个知识点出现在第二章和第八章的总结,如有错误,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