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这篇文章开始之前,我先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1、在目前企业财务工作过程中,是否有感觉到税务知识越来越重要?


2、在日常工作中有新业务拓展,是否经常被管理者要求做一些税收分析,并不一定是筹划之类的,更多的是如何纳税,如何避免税务风险,满足外部税收遵从。


多年前,当我踏入大学校园,选择了税务学这个专业的时候,其实当时想的未来就业目标就是税务局,但是当我在税务知识学习过程中发现想学好税务,会计知识是必备时候,我又开始学会计。


那个时候税务学专业侧重点还是学习税务方面,会计课程安排的不多,我就加大自学力度,没有基础,我就从从业资格教材开始,然后初级,中级、CPA,把这些课程都学了一个通遍。


越学到后面我脑海就越会想,税务专业的学生就业面是不是很局限?和会计专业的科班比,如果想去企业是不是没有优势?其实这个时候我已经偏向去企业了,不再想考税务公务员。


然后我把这个想法和困惑告诉我当时的大学老师。


当时老师是这样给我回复的邮件


税务学前景很好,不要担心。我们现在有一门学科称为税务会计,通常人们认为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自然延伸,这种自然延伸的先决条件是税收法规的日益复杂化,但是目前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多数企业中的税务会计并未真正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延伸出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系统。很多都是直接由财务会计负担其职能。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的税制改革会越来越密集,税制也会越来越完善。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集团已经成立了自己独立的税务部,一般隶属于财务部门,专门进行企业税收管理,包括且不局限于税金核算和纳税申报、税收筹划等。

与财务会计相对,以税法法律制度为准绳,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运用会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纳税人应纳税款的形成、申报、缴纳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税务与会计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你要为你学习了税法感到庆幸,未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扩展,基础核算逐步会被ERP取代,财务会计的基础核算功能已经不具有竞争力,而相反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偏向财务管理方向的岗位就会在企业管理中凸显出其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这方面的人才必然是长期紧缺的。

当然,学好税法,财务会计也得学好,税会差异多,如果你不了解会计核算,也无法很好的运用税法,所以,我们的学习必须是精财税,通财会,晓投资的复合型人才

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我们专业的就业面还是很宽的,不断学习,好好学习,未来的路属于你们。


所以,教授就是教授,老师就是老师,他从认知上已经先人一步。他的观点,我在接下来10多年的职业生涯过程中深有体会,那就是,税务在企业财务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么多年来,虽然一直在企业从事会计工作,但是我具备的税务体系知识都让我在日常工作中受益匪浅,不仅能灵活处理日常核算中的基础涉税工作,还能在新经济事项出现时候给出自己的税收方案,这点其实属于财务管理范畴,也是价值的体现,这对一个会计的职业生涯是非常重要的。

自从开了公众号,认识了很多同行,很多朋友就经常问我,怎么学税务,感觉就是很多条文,很多新政策,如何在实践中运用?


就我自己的经验,学习税务,还是要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系统化的学习。


如何系统化学习?


对于已经步入职场的同行来说,我个人认为系统化的学习最好的途径就是以税务师考试的教材来。


系统化学习后相当于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树,那么平时国家出台的很多的新政策都是枝丫的补充,比如营改增后发布了那么多条文,都是一些补充性的东西,你的体系就是增值税这个大框架,那么相应的补充条文都是对增值税的一个补充。


这样来学你的知识就不会散。


然后剩下的就是知识落地的问题了,这就要结合你实际工作来,在实际中遇到任何实际问题,都会有理论支持,这个过程就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过程,如果你有这个思考的方向,你会发现,你所有的观点和出的方案都会让人觉得档次上了一个台阶。


当然,对我自己而言,我还给自己加了一个写作的学习来辅助提高自己。写作其实也就是一个思考过程,有助于知识的沉淀,加深印象,深化思考,所以,从2016年开始,我坚持在这个公众号上分享我的思考。


这一坚持就是一年多。


2018年又是新的一年,财务工作很忙,真的很忙,但是如果在忙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提升,那就是瞎忙,无价值的低效劳动,所以,财务人必须停下来思考一下,我学到了什么?我要学什么?

不管你在做什么,时间都会溜走,它不会等你,与其无聊不知所为,何不定个小目标,比如我今年就系统学学税务知识,不一定要以考试为目的,但是可以以考代学。


其实只要你坚持学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文章来源:个人公众号-二哥税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