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一共2楼,目前打印: --
发帖时间:2017-03-29 11:41:58 楼主

  有的时候,我们总是给自己找各式各样的借口。年纪大了不想折腾了,生了孩子没时间努力了,其实不管年纪如何,只要有梦想就去追逐,只要有注会梦就去奋斗!你不行动,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怎么知道晚不晚?

  有梦想才能够让我们永远不失业,有梦想才能让我们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度过难关,所以追求注会梦想到了几岁都不嫌晚。

如果专业阶段2-3年通过,再用一年时间通过综合阶段考试,这样最快到33岁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成为一名非执业的会员。无论考过注会以后是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还是去企业获得稳定高额的收入,都令人称羡。

  如果30岁的时候不去奋斗,那40岁时候的你,还是一无所获!

  所以,无论你想考注会的初心是什么,无论是为了升职、加薪、提高专业水平等等,不管为了什么,想考就去考,别犹豫,梦想与年龄无关!

  二年通过注会专业阶段考试备考建议:

  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难度是很大的,难度在于,它是一个要求时间,要求毅力和耐力的考试。换言之,如果能保证学习时间,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力,是完全可以通过的。如果您已经下定了决心,打算“背水一战”的话,那么备战三年通过考试是较为科学和合理的,用两年的时间通过专业阶段的六科(一年通过三科),最后一年通过综合阶段的考试。当然经常都会有一次性通过六科,第二年就通过综合阶段的“神人”,但毕竟神坛上的位置只有少数。如果我们三年通过注会,位列“超人级”水平,也是非常牛了,那么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用两年时间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经验。

  首先是科目报考,这是考注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选择报考首先要明确各科考试的难度,应该说会计和审计难度最大,财管和税法次之,最后是战略和经济法。第一年一定要把会计报上,然后审计、财管和税法选择一科,战略和经济法选择一科,剩下的科目第二年考。

  这种方法通过排列组合我们可以有六种报考方案。除了会计后面的两科如何进行选择?这里再给出一些建议。先说审计、财管和税法的选择,应该说会计和这三科都有联系,选择哪一科都会相互促进,同时各科也自成体系,需要结合使用其他科目知识点的很少,关键是一种思维的把握,所以没有一起报考也不要有什么遗憾。这三科的难度为:审计>财管>税法,大家可以结合自己对各个科目基础的差异、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对难度的喜好程度的不同来选择。再说战略和经济法,应该说两科难度最小,在选择科目时可以作为补充,这里给出的建议是战略最好和财管一起报,经济法和任何一科搭配都可以。

  上面介绍了如何选择科目,这里再给大家说一下各个科目的特点和备考策略:

  会计:难度大,内容多,号称“小宇宙”,注重理解,要多动手做分录,课后一定要做足够的练习。

  审计:内容多,没有实际审计经验的人难以理解,可以自己建立一个审计的主干(或者说知识点的主干),然后“添枝加叶”,练习不一定非常多,但要理解记忆。

  财管:公式多,计算多,课后做练习题非常重要,建议不要死记公式,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各种计算。

  税法:要计算和背诵相结合,税法的考试思路无非有两个,一个是计算,一个是法律条文的规定,要掌握各个税种的计算和相关条文规定。

  战略:更偏重于管理学的一些理念,要求有公司长线发展的战略眼光,所以理解很重要,也可以结合相应的记忆来辅助理解。

  经济法:主要是背诵,要掌握各种经济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

  最后给大家两个“锦囊”,抱歉注会的考试中没有妙计,这里只送“锦囊”,第一个“锦囊”是提醒大家多思考、多动手,尤其要学会对着答案思考,要对照答案去查找教材或讲义上的相关规定,经常思考可以达到两个效果,一来使已经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二来不懂的知识会豁然开朗;多动手要求大家做练习一定要自己动手做,切忌对着答案做,避免“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误区。第二个“锦囊”就是坚持,注会的考试拼的不是智商、基础以及兴趣,而是毅力和耐力,所以学习技巧有很多,但能否坚持到底才是决定是否通过的关键。

  凡是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都是想有所成就的,希望大家保持这份理想与坚持,期待挥洒过汗水和泪水之后的那份胜利!

风芝微笑 发帖时间:2017-03-30 17:49:40 1楼
开始了永远不嫌晚
小小的精灵 发帖时间:2017-03-29 11:46:02 2楼
开始了就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