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
(1)、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
(2)、检查以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主营业务收入使用的折算汇率及折算是否正确;
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主要在综合体中进行考察,在做题时,首先将相关项目的本期数与上期数进行比较。答题分两笔进行:
(1)、比较:增减比例=(本年数-上年数)/上年数
(2)、分析:某某项目比上年增加了**万元,增幅为**%,理由。。。。。。。。
给出了相关的收入与成本数据,一定要计算毛利率(包括不同产品、本期与上期,各月份);关注以前年度没有的项目等问题。
常用的分析程序包括:
①、将账面销售收入、销售清单、和销售增值税销项清单进行核对。
②、将本期销售收入金额与以前可比期间的对应数据或预算数进行比较。
③、分析月度或季度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收入金额、毛利率变动趋势。
④、将销售收入变动幅度与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存货、税金等项目的变动幅度进行比较。
⑤、将销售毛利率、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关键财务指标与可比期间数据、预算数或同行业其他企业数据进行比较。
⑥、分析销售收入等等财务信息与购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能、水电能耗、运输数量等非财务信息之间的关系。
⑦、分析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之间的关系,包括销售人员的人均业绩指标、销售人员薪酬、广告费、差旅费,以及销售机构的设置、规模、数量、分布等。
3、检查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
根据财会2017年22号(关于修订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通知)的规定,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4、对主营业务收入发生认定的检查
以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的会计分录为起点,检查相关原始凭证,检查其是否已按合同约定履行了履约义务,还要检查原始凭证中的交易日期(客户取得商品控制全的日期),以确定收入记入了正确的会计期间。
结合对应收账款实施函证程序,也可以证实销售单额发生额。
5、对主营业务收入完整性认定的检查
从发运凭证中选取样本,追查至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以确定是否存在遗漏事项。
采用此程序时,注册会计师需要确认全部发运凭证均已归档,这一点一般可以通过检查发运凭证的顺序来查明。
6、检查登记入账的销售交易计价的准确性
典型的细节测试程序包括复算会计记录中的数据:
(1)、以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的会计分录为起点,将所选择的交易业务的合计数与应收账款明细账和销售发票存根进行比较核对。
(2)、销售发票存根上所列的单价,通常还要与经过批准的商品价目表进行比较核对,对其金额小计和合计数也要进行复算;
(3)、发票中列出的商品的规格、数量和客户代码等,则应与发运凭证进行比较核对;
(4)、审核客户订购单和销售单中的同类数据。
7、实施销售的截止测试
实施截止测试的前提:注册会计师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收入确认会计实务,并识别能够证明某笔销售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关键单据。
(1)、选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发运凭证,与应收账款和收入明细账进行核对;同时,从应收账款和收入明细账中选取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凭证,与发运凭证核对,以确定销售是否存在跨期现象。
实施截止测试的两条审计路径:
审计路线 | 目的 | 测试程序 |
以账簿记录为起点 | 防止高估营业收入 | 从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账簿记录追查至记账凭证和客户签收的发运凭证,目的是证实已入账收入是否在同一期间已发货并由客户签收,有无多记收入。 |
以发运凭证为起点 | 防止低估营业收入 | 从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已经客户签收的发运凭证查至账簿记录,确定营业收入是否已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 |
(3)、取得资产负债表日后所有的“销售退回记录”,检查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
(4)、结合对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检查有无未取得对方认可的大额销售。